比如,在十一月的時候,梁夏海軍就以艦隊演習的名義,把駐守圍桅檣港的第一航空特混艦隊派去了炎海。可是拖到十二月一號,艦隊演習才開始。在往年,艦隊演習一般是在十一月上旬發槍。

還有,第三航空特混艦隊的兩艘母艦在艦隊演習開始之前去了刺州造船廠。

幹嘛?

進行服役之後的首次維修。

這難道是巧合?

再說,那兩艘母艦分別由浦州海軍造船廠與刺州海軍造船廠建造,按理說應該分別由兩家造船廠維護。雖然刺州造船廠有閒置幹船塢,但是按照梁夏海軍的傳統,這麼安排肯定不合理。

或許,只是因為刺州造船廠更近,兩艘航母在完成維修之後能夠迅速返回。

這些跡象,無一例外的表明,梁夏海軍在為戰爭做準備!

到十二月中旬,向戰爭進發的號角吹響了。

西大陸的局勢,因為駱沙聯邦打算吞併在大戰中脫離出去的三個灣海小國,而變得異常緊張。雖然在洛克共和國與梁夏帝國出面調停之後,局勢得到了緩解,但是怎麼看,都像是欲擒故縱。

在過去十天裡,發生的事情可以說是精彩紛呈。

先是駱沙聯邦與灣海三國的代表在梁夏帝國的帝都進行談判。

當天,梁夏帝國就宣佈,將派艦隊去灣海,對灣海三國進行友好訪問,幫助當地的局勢恢復穩定。

僅僅一天之後,布蘭皇家海軍就宣佈,將向梵炎洋增派一支主力艦隊。

在12月20日,在刺州造船廠完成維修的兩艘母艦,重新下水之後升起了艦旗,隨後就會返回南方艦隊澄江港。

此外,參加艦隊演習的第一航空特混艦隊沒有迴歸。

根據最新情報,第一航空特混艦隊已經隨第二航空特混艦隊南下,很有可能被派去參加突襲行動。

突襲?

沒錯,就是突襲由布蘭皇家海軍控制的獅泉城。

按高野的理解,因為布蘭皇家海軍表示會向梵炎洋增派主力艦隊,所以梁夏海軍會在開戰後奪取扼守咽喉海峽的獅泉城。

一天之後,部署在澄江港的南方艦隊全體出動。

這可是一支擁有十二艘主力艦的龐大艦隊。

關鍵就是,在進行戰略調整之後,梁夏海軍的重心向南轉移,留在本土艦隊的主力艦才四艘。

此外,隨同南方艦隊出港的,還有一支規模龐大的運輸船隊。

更有情報表明,帝國陸軍也已經做好準備。

幹嘛?

梁夏帝國或許會在突襲獅泉城的同時,讓陸軍直接南下,攻打在大戰中被洛克共和國控制的南趾。

其實,也有可能在南趾登陸。

總而言之,梁夏帝國肯定會在開戰後,以雷霆之勢掃蕩炎海周邊地區,奪取與控制進入梵炎洋的咽喉海峽。

這種局面,在之前所有預判之外。

不過,並沒讓高野為難。

在高野的眼裡,梁夏帝國先拿布蘭王國或者洛克共和國開刀,還是天大的好事,因為這意味著狹夷皇國不再是首當其衝。不管接下來如何,狹夷皇國都多了一種選擇,狹夷海軍也更加遊刃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