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戰火重燃(第2/2頁)
章節報錯
到此,轟轟烈烈的進行了幾十年,引發了第一次全球大戰的海軍軍備競賽告一段落,其實是暫時停止。
不管怎樣,至少在條約有效期內,基本上不存在爆發大戰的風險。
因為太過倉促,或者說急於求成,所以“華城海軍條約”並不是十全十美,存在很多當時沒有想到的漏洞。
為此,在五年之後,帝國新曆86年,又在布蘭王國的首都簽署了一份具有補充性質的條約。即“倫泰海軍條約”,而該條約的一項附加條款,把有效期延長了五年,定為十年後的帝國新曆96年。
由此,“華城海軍條約”與“倫泰海軍條約”成為了戰後秩序的基石。
雖然一紙條約,無法從根本上化解列強之間的矛盾,但是這兩份條約,至少給全世界帶來了十五年的和平。
大戰結束後的十年,也就是新曆79年到新曆88年,因為穩定的國際局勢與持續的高速發展,被稱為黃金十年。
在本質上,帶來黃金十年的,並不是和平,是戰爭,準確說是戰爭的產兒。
戰後重建!
紐蘭聯邦既是戰後重建的發起者,也是最大獲益者,只是各個國家的訂單,就讓紐蘭聯邦的企業賺得盆滿缽滿。
只是,終結黃金十年的也是紐蘭聯邦。
如同脫韁野馬般的快速發展,產生的最直接的後果就是無序投資,以及由此帶來的產能過剩。
當災難在帝國新曆89年到來的時候,沒有人相信,黃金時代就此結束了。
這場由紐蘭聯邦股市暴跌引發的經濟危機,如同暴風般席捲全球,摧枯拉朽的摧毀了戰後的國際秩序。
夢醒之後,列強才發現,在繁榮的浪花下面是暗礁遍佈。
曾經被關了起來的戰爭惡魔即將掙脫枷鎖,再一次肆虐人間。
要想生存下來,唯一的辦法是把自己武裝起來,拿起武器勇敢的戰鬥!
從這個角度看,在大戰結束之後的二十年裡面,主導與影響全球格局的是紐蘭聯邦,她才是國際舞臺上的主角。
梁夏帝國?
雖然人口數量、經濟規模、工業產值、戰爭潛力與資源總量等等方面,梁夏帝國依然是全球老大,領先優勢很明顯,比如人口總量是紐蘭聯邦的兩倍多,但是短短二十年,不足以讓梁夏帝國忘記戰爭的傷痛。可以說,在戰後二十年裡,梁夏帝國就像是一頭在決鬥中受了重傷,躲在角落舔舐傷口的猛獸!
不說別的,對四億帝國子民來說,只是大戰造成的精神創傷,就無法在短短二十年內被遺忘。
要說的話,帝國軍人並沒有因此鬆懈。
二十年來,帝國陸軍的百萬官兵枕戈待旦,帝國海軍的百萬將士臥薪嚐膽,全都在等待號角重新吹響、戰旗再次飄揚的時刻。
血債要用血償。
戰敗的恥辱要用勝利的榮光才能洗刷。
號角嘹亮。
戰旗飛揚。
帝國軍人,勇赴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