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問題是,沒有紐蘭聯邦的國際聯盟,還是那個國際聯盟嗎?

不要忘了,帝國早就訂下了跟紐蘭聯邦同步的戰略。

紐蘭聯邦沒有加入國際聯盟,梁夏帝國也不會加入!

這樣一來,還有什麼理由在國際聯盟之下轉讓殖民地與出兵干預他國的內戰呢?

雖然布蘭王國、洛克共和國與狹夷皇國強行成立了國際聯盟,但是在次日,梁夏帝國就宣佈,因為紐蘭聯邦沒加入,所以不會跟其他國家締約,也不會承認任何跟國際聯盟有關的條約。

這等於廢除了《塞巴和約》。

為此,帝國首輔唐祖德在當天宣佈內閣總辭職,還同時解散論議兩院。

按照相關法律,帝國將提前舉行大選,不過在此之前得首先結束戰爭狀態,而且由前任首輔組建看守內閣。

沒有論議兩院,就沒辦法簽署與批准任何國際條約。

鬧到這個地步,國際局勢已經完全亂套了。

年底,在布蘭王國表示不會派兵介入駱沙帝國內戰之後,洛克共和國立即宣佈退出同盟集團。

到此,同盟集團正式成為了歷史。

至於國際聯盟,同樣是形同虛設。

到帝國新曆81年,布蘭王國與狹夷皇國重新締結同盟條約,而在當年年初贏得大選的紐蘭總統菲利克斯宣佈,紐蘭聯邦將重返國際社會,並且願意承擔相應的義務,為世界和平做出貢獻。

也就在這一年,紐蘭聯邦先後與布蘭王國、狹夷皇國締結了軍事同盟條約。

數年之後,這三個國家又以集體締約的方式鞏固了三角同盟關係。

這就是有名的“第二同盟集團”。

只是,洛克共和國沒有加入!

在根本上,第二同盟集團主要針對的還是梁夏帝國、迢曼帝國這樣的陸權帝國,透過邊緣封鎖戰略奪取與控制遍佈全球的殖民地,從而獲得殖民地的資源與市場,為本國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可惜的是,卻誤傷了洛克共和國。

當然,也不能說是誤傷。

在此之前,也就是同盟集團完蛋之後,洛克共和國就主動跟迢曼帝國和解,透過減免戰爭賠款等方式,跟迢曼帝國結為軍事盟友,從而確保了本土安全,避免再次跟強鄰爆發全面戰爭。

說得直接一點,洛克共和國在大戰中被打怕了。

占人口總數大約15%的壯年男性在戰爭中陣亡,不怕才怪呢!

關鍵還有,洛克共和國與迢曼帝國有了共同的敵人。

沒錯,就是剛剛誕生的駱沙聯邦。

在某種意義上,洛克共和國與迢曼帝國冰釋前嫌就是為了應付來自駱沙聯邦的威脅,確保本國的安全。

由此,埋下了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