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終章(第2/3頁)
章節報錯
要說的話,9艘航母是在東望洋上發起戰略進攻的最低要求。
在打贏了霍瓦依群島攻防戰之後,帝國海軍在東望洋上,所能謀求的也就是拿下加拉帕戈斯群島。
因為紐蘭海軍加強了在該群島的兵力部署,只是作戰飛機就超過了500架,還必須考慮紐蘭艦隊,所以按照白華偉估算,至少要動用9艘航母才有望奪取制海權與制空權,並且為登陸作戰提供支援。
可見,帝國海軍也不會在上半年發動進攻。
到下半年,戰局就不好說了。
不說別的,誰能保證大陸戰場上的戰略進攻一定就順風順水?
要說的話,大陸戰場本身就是最大的變數。
別說是白華偉與李天凌,就連丁鎮南,對大陸戰場上的局面都拿不準,至少不敢拍著胸脯打保票。
關鍵就是,紐蘭共和國已經開始全力援助西陸集團。
在去年的年底,紐蘭陸軍的第一批作戰部隊就到了迢曼帝國,而紐蘭空軍的作戰部隊在此之前已經出現在了戰場上。哪怕海運航線受到了威脅,也肯定能夠在4月之前把紐蘭陸軍第3集團軍的主戰裝備全都送到前線。從實際情況來看,紐蘭陸軍第3集團軍很有可能會部署在西駱沙的西部地區。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承擔戰略防禦的任務。
要說的話,這也正是紐蘭陸軍的強項。
一個集團軍有差不多20萬官兵,而且有數千輛坦克戰車等主戰裝備,還有上千門火炮與火箭炮,數百架各種型別的直升機,依託提前構築的防禦陣地,肯定能夠給帝國陸軍當頭棒喝。
何況,在該方向上,至少都還有一個迢曼帝國的集團軍。
其實,這也是施授良把反擊目標確定為攻佔西駱沙,沒提到進軍迢曼帝國,更別說掃蕩西大陸的關鍵所在。
果真如此的話,春季攻勢或許會讓人大失所望。
其實,丁鎮南在此之前就考慮過這個問題。
只是在他看來,大陸戰場上的局面太複雜,並不是說投入更多的兵力,以及更多的物資就能產生作用。
很多因素所產生的影響,根本就沒有辦法量化衡量。
比如,紐蘭共和國直接出兵參戰對西陸軍團計程車氣、官兵鬥志產生的影響,就沒有辦法衡量。
肯定是正面的影響,可是這個影響到底有多大,沒人說得準。
此外,紐蘭共和國到底向西陸集團提供了多少物資,以及是哪些物資,各類物資到底有多少,也存在問題。
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這方面的確切情報。
顯然,由紐蘭共和國提供的物資也肯定會產生正面影響,而且不同型別的物資,所產生的影響肯定不一樣。
換個角度來看,這其實是上面向丁鎮南施壓的原因。
儘快結束南方次大陸這邊的戰鬥,回西北戰區幹自己的本質工作,準確說是頂替施授良擔任西北戰區司令,以及大陸戰場聯軍總司令。如果說,之前還有人質疑丁鎮南的能力,或者說覺得他資歷還不夠,那麼在攻滅了梵羅國之後,丁鎮南就成為了帝國陸軍,乃至帝國軍隊當之無愧的頭號干將。
從時間看,也恰好吻合。
關鍵就是,就算春季攻勢在4月上旬開始,也需要用1個月,甚至更多的時間,才能把戰線推進到西駱沙西部地區。只要丁鎮南在此之前,也就是5月份完成南方次大陸戰場上的收官之作,就能夠及時返回大陸戰場。在有所準備的情況下,利用接下來的幾個月攻滅迢曼帝國,並非不可能。
別看迢曼帝國十分強大,可是真要比,很多基本條件還比不上梵羅國。
比如,迢曼帝國的人口僅有1億,僅梵羅國的十分之一;而且國土面積不到60萬平方千米,還沒有梵羅國的五分之一;本土的大部分城市都在北部平原上,幾乎全境都沒有能據守的天險。
當然,自然資源也極度匱乏。不要說礦產,就連糧食都無法做到自給自足。
可見,在進入到本土保衛階段後,迢曼帝國恐怕也堅持不了多久。
毫無疑問,在攻滅迢曼帝國之後,他還會坐上東方集團聯軍總司令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