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試之上一共有八位學子,顧景城因為是進士第一,所以跟前三甲站在最前面。

他站在最中間,一身靛藍色的衣袍,在所有的學子當中尤為顯眼。

皇帝坐在龍椅上,他一眼就瞧見了人群裡的顧景城。

顧景城這個人的名字皇帝許久之前就聽過。

不論是府城縣令,還是如今朝中炙手可熱的首輔林桉,以及已經致仕的上官瑞,皆對顧景城此人誇讚不已。

上次在京城裡鬧得沸沸揚揚的郡主一事,也是與這位狀元有關。

那時皇帝還好奇究竟是長得怎樣芝蘭玉樹,才能讓見慣了世家貴公子的星月郡主做出那種不理智的事?

如今倒是瞧清楚了,確實是不錯的長相。

皇帝看了顧景城幾眼後收回目光,便開始問道。

“諸位,應受復除而不給,不應受而給者,及其小徭役者,各當何罪?”

皇帝掃視下面諸位學子,隨後將視線定在顧景城身上:“顧狀元,你覺得如何?”

“回陛下。”顧景城往前走一步,他雙手抱拳彎腰行禮道.

“該案件在我朝《疏議》中有記載,三十年前曾有這麼一件事情,國朝對應該免除徭役的農戶而沒有免除,卻將需要服徭役的農戶免除了徭役,又或是讓其充當車伕及雜使等較小的徭役。”

“而後面就此事,先帝給出的判決方案是,將對減免徭役的特權順便亂給的刑罰是增加徒刑二年,對讓其服小徭役的刑罰是貶斥五十,草民也深覺先帝判決聖明,對違背律令之人理應嚴懲,如此才能讓民眾知道律法森嚴。”

顧景城說完,大殿之內氣氛一滯。

皇帝眯著眼看顧景城,而後食指在龍椅扶手上輕釦:“如此,在你眼中國朝律法森嚴與否?”

眾人聞皇帝如此問,皆是面色一變。

膽子大一點的還敢抬頭看,膽子小一點的便皆低著頭不語。

“自然是律法森嚴更好。”顧景城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有約束方能成才,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觸犯律法便是觸犯律法,森嚴的律法更有利於陛下統治臣民,叫天下臣民對陛下歸心。”

“律法的第一重功用在於教導方面。”

“律法的道德標準透過懲罰的威嚇來遏制罪惡。雖然律法不能改變人心,但是可以藉著審判的威嚇來約束不法行為。”

顧景城說完他的所有想法以後再次彎腰對皇帝行禮。

他出身於寒門,自民間百姓中而出,懂得百姓們的疾苦與在底層的掙扎,見過了世間的黑暗,當然知道律法的重要性。

眾人聞他所言,皆是驚訝的抬頭看顧景城。

皇帝也不掩飾他對顧景城的欣賞。

而後皇帝又問了榜眼和探花幾個問題,隨後叫顧景城去御書房答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