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當一國遭遇侵略時,其餘成員國將共同防禦。

然而現在的情況是,這場戰爭似乎並不是星環貿易先動的手。錯誤評估星環貿易實力的美國,才是站在侵略方,而登入北美的星環貿易,反而是站在防禦方的立場……

如果將哥倫比亞戰爭從新美大戰中割裂出來,確實可以認為是美國先發射的三叉戟核導彈進行先發制人核打擊,導致的這場戰爭。而福特號航母戰鬥群,是在哥倫比亞戰爭中被俘虜的,並不能被視為新美大戰的導火索……

其實說白了,這些都是藉口。

如果真想打的話,北約也不是沒幹過繞過聯合國直接發動軍事打擊這種事。

真正被英國議會顧慮的原因只有兩個。

一個是遠征號的主炮正懸在同步軌道上。在見識了連核武器都無法撼動的盾牌,以及那無可抵擋的“長矛”之後,.D機制(即互相確認毀滅)已經徹底宣告破產。如果一方的核武器無法確保在戰略打擊發生後完全摧毀另一方,那所謂的威懾還存在什麼意義呢?

就算英國佬在想幫忙,也不得不掂量下出兵可能帶來的後果。

而再一個則是,北約聯軍的主力被牽制在了哥倫比亞的泥潭動彈不得,包括英國人的軍隊。如果英國想要增援美國,就必須發動二戰以後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然而在自身問題都沒有解決的情況下,這只是個笑話。

來看看這些年英國人都幹了些什麼。

被十萬國防部公務員指揮著的10.8萬的英國陸軍,為了給國防部辦公室添置大批高檔按摩椅,以及十英鎊每卷的天價手紙,而不得不關停了一條坦克生產線。工黨為了節省開支,槍斃了自己的導彈生產線,打算裝備印度方面以失蹤自爆文明的“烈火”,好在引起了軍方的抗議,幾經波折最終沒有透過。

從某種程度上,“二師兄”的狀況,已經反應了整個北約所面對的困局。奧地利空軍賣掉了所有教練機,從此只用模擬器訓練飛行員,最後弄得航空公司甚至拒絕承認這些人的飛行執照。波蘭海軍陸戰隊沒有登陸艇,不得不租用博物館的將帆船進行演習。希臘政府曾表示願意友情捐贈一艘三層槳帆戰艦(因為薩拉米斯島的主題公園因為經濟危機而關閉了),但需要波蘭人自己從愛琴海劃到波羅的海,所以被波蘭人拒絕了……

如果不是幹了這麼多蠢事兒,特朗譜也不會將“向北約成員國索要未繳納軍費”納入競選綱領中了。

至於土耳其,或許還是有點戰鬥力的,畢竟人多力量大,訓練度再低也有常備軍數量擺在那裡。但現在的土雞本身就已經陷入兩線作戰的泥潭,從哥倫比亞和敘利亞中難以抽身。

不只是如此,還有正在向邊境增兵的俄羅斯正在虎視眈眈。

好吧,雖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但北約打仗的能力還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

在大哥都自身難保的情況下,他們又能做的了什麼呢?

大多數北約成員國,本身就已經陷入一場對他們來說很勉強的戰爭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