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8章 趁火打劫(第2/2頁)
章節報錯
“戴勒姆、大眾、寶馬……”
“這不可能!”埃夫林驚呼著打斷了他的話,“你以為德國是新國嗎?我們的反壟斷條例不可能允許——”
“等我把話說完,”江晨抬起手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後豎起了一根手指,“一千億新元。”
更多反對的話被噎在了喉嚨裡,埃夫林張了張嘴,最終啥也沒說出來。
按照當前的匯率,一千億新元差不多相當於一千五百億歐元了。等到德國人民解放戰線的革.命成,基民盟再次成為多數黨,歐盟一體化程序徹底破產後,沒準這一千億新元到時候得相當於兩千億歐元。
兩千億歐元,這是他無論如何也無法拒絕的數字。
“你得承諾,不會將德國的工廠搬到新國去……”肩膀微微一鬆,在一番天人交戰後,埃夫林妥協道。
“我真有那想法,幹嘛不在新國重新開幾間工廠?放心好了,就算我想這麼做,新國也沒地給我再折騰幾家工業園區了。讓德國成為未來人集團在歐元區的工廠,這才是符合我利益的選項。在我們資金的注入下,德國人獲得了工作機會,德國政府獲得了財政收入,這是雙贏的局面,不是嗎?”
聽著江晨說的那些漂亮話,埃夫林嘴角抽搐了下,艱難地擠出了一個單詞。
“但願如此。”
汽車工業是一個1∶10的產業,即汽車工業1個單位的產出,可以帶動整個國民經濟各環節總體增加至少10個單位的產出。
最直觀的影響,便是帶動鋼鐵、石化、有色金屬、塑膠、橡膠、玻璃等上游原材料產業的發展。在中游製造環節,汽車工業又給機械電子、數控機床、自動化生產線等行業帶來了可觀的收益;而到了下游產業,汽車工業又有效的拉動了物流、金融、保險、銷售、廣告等第三產業,這巨大的乘數效應是任何其他產業都望塵莫及的。
如果想要在經濟上拉德國一把,選擇汽車工業作為切入點無疑是個完美的選擇。
當然,江晨可不是本著無私奉獻的精神去幫埃夫林這個忙。他的錢同樣不是大風颳來的,如果不是有利可圖,他才懶得動這個心思。
趁火打劫……嗯,換個文雅點的詞……各取所需!這才是他準備拉德國一把的動機。
德國工業領域28%的研發人員從事汽車研發工作,而汽車工業九分之一的員工供職於研發部門。德國汽車工業平均每十天就有一項專利產生,每年獲得的專利3650項。所有這些都確保了德國汽車工業在全球的技術領先優勢,而這也是江晨名下的魯爾卡等汽車公司所欠缺的。
很多東西都需要時間的積累,魯爾卡汽車公司就像一個跛腳的巨人,在鋰空氣電池和無線充電技術上領先世界,但在管理經驗和研發能力上也只是能和華汽賽跑的程度。
然而把德國汽車公司收購過來就不存在這些問題了,在股權運作下,江晨完全可以讓自己名下的這幾家公司交叉持股,互相交流管理、技術經驗,共同分享全球汽車市場這塊蛋糕。
看著臉色沉重的埃夫林,江晨的眼神又開始不懷好意地轉悠了起來。
既然汽車製造業都買下來了,要不乾脆再撒點錢,把德國第二大支柱產業電子電氣也給買下來?正好全球電網計劃的觸角已經遍佈了整個亞洲,家庭用電成本大幅縮減,整個亞洲的電器市場都在醞釀著化學反應,保不住哪天就爆發了。
只不過埃夫林這老狐狸又不是棉蘭老島上的“土著”,這次該出什麼價比較合適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