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躺在休眠倉中的少女,長得簡直和林玲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如果這不是特例,躺在這兩千多座休眠艙中的科學家,恐怕都是林玲的複製品……

聽到江晨的話,林敏傑搖了搖頭。

“你誤會了。”

“誤會?”

“在我的資料庫中,關於‘文明火種’計劃的條目,並沒有檢索到和實驗相關的字樣。而現在躺在你眼前的這位人類女性,是由名為林玲的體細胞,透過體細胞克隆技術誕生的克隆人。她的名字叫林依,編號0001。”

江晨非常好奇,如果0001號的名字叫林依,那麼0100號,或者說1000號的名字又叫什麼。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他現在只想知道一件事。

“為什麼是林玲……”江晨神色複雜地將心中的疑問問出了口。

“或許是出於父親對女兒的愧疚?也或許是因為別的什麼?”林敏傑聳了聳肩,用事不關己地口吻說道,“創造我的主人並沒有告訴我這些多餘的事,恐怕我無法幫助你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至於為何使用克隆人,我想即使我不說,結合這座避難所竣工的時間,你應該也能得到答案。”

江晨微微愣了下,但很快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間點位於2171年,這座不在編制之中的避難所建成於2168年,啟動與戰爭爆發之前。考慮到當時全球正身陷經濟危機的泥潭,以及科學道德委員會存在的大背景,想要從科學家中選出一批前往未來的“志願者”,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從這個角度來看,選擇克隆人傳遞文明的火炬,似乎是時代背景下無奈的抉擇。雖然同樣觸犯科學的禁忌,但至少克隆人的培育可以偷偷的進行。

不過江晨還有個問題不明白……

“我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使用人來作為資訊的載體,而不選用更高效的機器?”

一張行動硬碟,肯定都要比人腦能承載更多的資訊。而且與人類不同,機械天生就不明白什麼叫遺忘。哪怕上萬年的歲月,只要零件本身不被氧化,知識都可以被完好無損地傳承下去。

“你不是第一個問這個問題的人,我的設計者也曾對著我如此自言自語過,但很遺憾我無法給你標準答案。”林敏傑攤開了手,“作為參考,我只能告訴你‘文明火種’專案組的研究員得出的結論。硬碟能夠傳承知識,但能作為文明載體的只有人。”

頓了頓,林敏傑接著說道。

“她們的靈魂就像一張白紙,除了在虛擬實境程式中被傳授的知識外,她們的認知與學習能力幾乎與剛出生的嬰兒無異。只要你願意接納她們,她們會以最短的時間適應外面的社會。”

“至於是否接納她們,選擇權在你。”

林敏傑輕描淡寫地將選擇的皮球踢給了江晨。

江晨無言地看著休眠倉中躺著的那名編號0001,名叫林依的少女。

此刻,面無表情的她,正用嬰兒般懵懂的眼神看著自己。蓋在身上的衣服滑落,她伸出手,輕輕觸碰了那冰冷的槍管,好奇地觸控著它的輪廓,全然沒有意識到自己身上未著片縷。

“這是什麼?”林依問道。

無言沉默了良久,江晨嘆了口氣,收起手中的步槍,撿起衣服扔在了她的身上。

“先把衣服穿上吧。”

“衣服?”林依歪了歪頭。

江晨的嘴角抽搐了下。

他現在算是明白了,“靈魂就像一張白紙”這句話背後的深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