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Rice公司拒絕了我們關於收購澳洲北部農場的提議,即便我們開出了11%的溢價。根據SunRice那邊負責與我們談判的人透露,這個決定是母公司美國嘉吉那邊做出的。”

眾所周知,全球百分之八十的糧食市場被ABCD四大公司所控制。這四家公司分別為美國ADM、美國邦吉、美國嘉吉、以及法國路易達孚。可以說,全球糧食價格基本上是由這四家公司決定的。

有心人不難發現,其中三家公司都屬於美國,可以說全球糧食市場基本上是置於美國的控制之下。雖然美國從未宣佈過糧食市場必須使用美元結算,但全球人碗裡的米,從來都沒有離開過美國的掌控。

2004年大豆危機,華國壓榨企業集體淪陷,美國人給剛加入世貿組織不到三年的華國人上了一節沉痛的“貿易課”。一直到十多年後的今天,華國大豆種植業都沒有從當年的危機中緩過勁來。

要知道,04年之前,華國可是大豆主要產出大國之一。

現在已經不是野蠻的維多利亞時代了,國與國的戰場早已不靠真刀真槍的蠻幹,透過利用市場這根看不見的槓桿,甚至能做到核武器都做不到的事。

無論是軌道空間站還是月球基地,唯一難以做到自給自足的產業就是糧食生產。哪怕用水培、氣培的方式做到了,也難控制其高昂的生產成本。

有了太空電梯,向外層空間輸送糧食的成本會大大降低,但從源頭上依舊難以擺脫ABCD四家公司的控制。

目前,新國的糧食基本上依賴於從澳洲進口,如果到時候江晨對美元動刀,撕破臉的美國毫無疑問會在糧食市場上動手敲打新國。

從穀物到乳製品的生產完全依賴進口的新國,在糧食市場上可謂是毫不設防。

將國際市場的價格波動縮減到最低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做到自己生產,從進口國變成出口國!哪怕這大米不是從科羅島的土地上長出來,也得是從新國本國企業控制的海外農場中長出來。

做到糧食生產的自給自足,對於星環貿易日後的發展來說,可謂是至關重要!所以江晨吩咐夏詩雨,對壟斷澳大利亞穀物出口的SunRice公司提出了資產收購的預案,希望能從其手中收購澳大利亞北部40萬畝的農場。

然而很遺憾,控股SunRice公司的美國嘉吉並不願意放棄手中的農場,雖然40萬畝的農場只佔SunRice公司持有耕地中的很小的一部分。

“和美國嘉吉方面接觸呢?”

“他們根本不願意談。”夏詩雨搖頭道。“我的建議是在澳洲註冊子公司,透過子公司從澳洲農場主的手中收購農場……雖然這麼做的成本和效率不成正比,但難度肯定比從虎口拔牙要小得多。”

作為亞洲的糧倉之一,澳洲農產品市場相當成熟,根本不會有農場主願意出售手中的農場,畢竟不少澳洲的農民世世代代都是以此為生的,失去了農場他們也找不到別的活幹。

除非未來人集團這邊開出很高的溢價,否則他們根本不會點頭。

江晨一時間也是犯了難。

新國這地方什麼都好,就是面積小了點。當時選擇根據地的時候他到沒考慮那麼遠,想著反正經濟全球化,有錢缺啥都能買到,然而等現在盤子大了他才發現,事情遠遠沒有他當初想象的那麼簡單。

真尼瑪的煩,要是能把幾千平方公里的領海換成陸地就好了……等等!

想到了這裡,江晨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把農場蓋在海上不就行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