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用管我有什麼用,”江晨擺了擺手,沉吟了片刻後,接著說道,“這樣吧,你們為我們的工程船提供護航,託運的事由我們這邊負責。價錢的事,我們再商量?”

“我會向上級傳達您的提議,最晚明天會給您答覆。”吳嶽點頭道。

“那就快去吧。”江晨說道。

從頭到尾打造一座太空電梯不是不可以,現世的石墨烯研究所已經研製出了足以充當太空電梯材料的石墨烯纜繩,雖然造不出22世紀的水準,但初級階段的太空電梯還是能造出來的。

然而與蓬萊市不同,即使是新馬特區全部產能都投入到太空電梯專案上,想要完成整個工程也得需要至少五年的時間。

也就是說,等太空電梯完工,得等到2023年去了。

但如果能把末世這邊太空電梯的殘骸弄到現世去,那就好辦多了。

五年才能完成的工程,一年完工也不是不可能。

吳嶽沒有辜負江晨的期待,白鯨考察站很快便同意了江晨的提議。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雙方最終達成了初步的合作協議。

NAC方面在望海市以北的橫沙島設立港口,供第六街區的商人與白鯨考察站交易必須品。交易專案包括食品、原材料、部分生活用品與工業製成品,以及有限的軍火。

結算貨幣限制為NAC通用的信用點,關稅暫定為10%。

太空電梯的運輸協議則寫在另一份協議中。

白鯨考察站方面替NAC拆分、維修太空電梯基座,以及回收太空電梯從外層空間墜落的殘骸,為NAC提供護航。而NAC這邊負責派出運輸船,以及負責託運的運輸船。

因為太空電梯的沉沒地距離望海市較遠,而望海市附近海域深度也相對較淺,不方便放置太空電梯基座。經過與白鯨考察站討論後,江晨決定將夷州臺北作為中轉站。

反正對於江晨來說,在哪將這些零件運到現世都一樣。如果不是和這白鯨考察站不熟,他直接跑到目標海域去轉運反倒更省事。

與白鯨考察站簽訂協議之後,NAC的遠征軍也完成了出征動員。

“秩序號”鋼鐵飛艇即可起飛,沿著海岸線向夷州島的方向出發,預計八小時後就能到達臺北。隨行的還有乘坐補給飛艇的趙氏集團商隊,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充當嚮導,以及與夷州島上倖存者交流。

對於臺北的情況,收購的火箭引擎、航空裝置,都是從臺北的火箭發射場弄來的。

江晨交給艇長黎望的任務很簡單,憑藉200名陸戰隊員在臺北建立一座前哨,以及雷達站和燈塔。在情況允許的條件下與當地倖存者團體打好關係,如果可能的話,將那些倖存者整合到NAC的旗幟之下。

對於這NAC的第二次遠征,江晨給予了黎望很高的行動自由度。在洪城的遠征中,這位前親衛隊隊長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而江晨也相信,這位由他親自提拔的艇長,絕對不會辜負他的期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