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的心情很不錯。

陳莫西微笑著說道:“可需我幫葉先生在都城安排住處?”

葉桑榆想了想,問道:“離宮劍院七先生住在哪裡?”

陳莫西想了想,說道:“似乎是在朝泗巷裡,但那種地方太雜,且在外城,並不合適葉先生。”

他顯然也能明白葉桑榆為何要這麼問。

在有懸海觀的弟子入世時,那麼有關葉桑榆的身份,自然很快被調查清楚,她有註定活不過十七歲的病,甚至在下葬的那一刻,被觀主帶去懸海觀,對世人而言,也都已經不是什麼秘密。

當然,這裡所謂的世人都不是什麼簡單人物,尋常百姓,或者不夠資格的,太過偏遠的小國,有些甚至還不知道懸海觀有弟子入世。

畢竟葉桑榆入世的時間尚短,真要說整個世間全都清楚,也不太可能,那總得需要些時間,懸海觀告知天下人,是告知那些勢力頗強的山門以及王朝,剩下的地方,訊息自然走得慢些,可最終也總會知道。

而如果葉桑榆來到姜國都城,卻住進了外城很雜亂的朝泗巷裡,那也終歸好說不好聽。

但葉桑榆的態度很明顯,她甚至臉上帶著笑意,說道:“我就要住在朝泗巷。”

陳莫西猶豫了一下,也笑著說道:“既是葉先生的意思,那我自當順從,但在此之前,也請葉先生入宮面聖,隨後我會親自領著葉先生去朝泗巷,請跟我來吧。”

葉桑榆沒有拒絕,她是代表著懸海觀入世的山海修士,來到姜國都城,自然要面見皇帝陛下,哪怕只是打個照面,問個好,也是必須得做的事情。

在懸海觀修行的過程裡,師姐也每日給她講述外面的事情,有些規矩,自也是懂得,何況那本身就是禮貌的問題。

事實上,入宮面聖,確實沒什麼特別的事情,陳莫西很快便領著她出宮,前往朝泗巷。

而皇帝陛下站在殿前,注視著那青素長裙的姑娘,輕聲說道:“朕也曾聽聞,葉蒼有女,活不過十七歲,所以一直看守在家裡,就連藥王都沒有辦法救她,沒想到觀主如此大能,居然能夠把她從老天的手裡搶回來,而且這麼短的時間裡,就入了五境門檻,有資格代表懸海觀入世。”

皇后娘娘從大殿裡走出來,站在皇帝陛下的身邊,柔聲說道:“觀主既是天下第一強者,自然有通天的本領,但這位姑娘也很不簡單,否則不至於讓得觀主刻意隱藏,神不知鬼不覺的把她帶到懸海觀,此時又讓她以最耀眼的姿態,告知整個天下,重新入得世間。”

皇帝陛下說道:“能夠在這般年紀,且那麼多短的時間裡破入五境,就已經足夠說明其特殊,而且多日前,西晉劍仙在燕國雪山拔劍,那一劍的風采整個世間都能看得到,又臨千海境時限將至,莫非天下真的要發生什麼不得了的事情?”

有山外帝君林敢笑現世,薛忘憂和路中葙在烏冬山裡生死對決,蘇別離二次入世,雪夜太子來姜,懸海觀弟子入世,劍仙下山拔劍,道宮東天門聖殿被毀,中天門聖殿門主隕落,這可都不是平常輕易能夠遇到的事情,偏偏全都匯到了一塊。

在雪山裡發生的事情,世人雖然並非全部清楚,但王乘月拔劍時造成的天地異像,可是呈現在了世間每個角落,而且近期西晉劍閣也傳出了一些訊息,是有關不二洞的,不管有多少人相信,有多少人不信,那訊息雖不是出自王乘月本人之口,但也是西晉劍閣傳出來的,終歸有很高的可信度。

貌似有關不二洞當年覆滅的真相顯露,在世間引起了軒然大波,但其實對道宮的影響依舊不大,畢竟除了不二洞裡的人,或者曾經跟李道陵有很大交情的人,也只會把這件事情當成一場談資,那終究是北燕道宮,天下的山海清幽,若是事不關己,誰會在意。

也就姜國對當年不二洞的事情有過反應,讓得百姓嚴禁談論,其原因終究是那些談論越來越不像話,各種天馬行空的解釋,更像是一場戲談,才讓得皇帝陛下悲痛之時,下旨嚴禁所有人談論,但隨著時間過去太久,對此的管控也早就鬆緩了下來。

要說跟李道陵有交情的,其中當然有皇帝陛下,畢竟當年若不是李道陵和江聽雨,他或許也很難坐穩帝位。

可他縱是姜國的皇帝陛下,也沒辦法對北燕道宮如何,就算要開戰,也不能因一時腦熱,所以在皇帝陛下聽聞西晉劍閣散佈出來的訊息時,雖雷霆大怒,發了一通脾氣,可還是得迫使自己冷靜下來。

姜國和燕國開戰絕不是一件小事情。

就算沒有不二洞的事情,兩國也已經有開戰的苗頭,沒有打起來,是裡面牽扯的東西太複雜,何況又有山外帝君林敢笑現世,多出了山外的威脅,一旦不顧一切的開戰,姜國很可能陷入內憂外患,百姓民不聊生,變成生靈塗炭的景象。

燕國要做萬全準備,姜國同樣也要準備。

越是如此,皇帝陛下心裡的顧慮便越深。

他現在主要想的是如何把韓一從燕國雪山安全帶回來,剩下的都暫時不想考慮。

且有王乘月到燕國雪山拔劍的事情,讓得皇帝陛下有了同西晉聯合的念頭,要做成這一步,確也需要不少步驟,時間都是很重要的,所以姜國和燕國的戰爭,沒那麼容易打響。

聞聽得皇帝陛下的話,皇后認真想了想,說道:“就算有亂世將至的徵兆,但只要琅琊城不破,有梨花書院在,陛下便無需過度擔憂,不過道宮在天下的影響力很強,一旦燕國做足準備,必定會很快聯合諸多小國,集結前所未有的大軍,梨花書院對天下的影響雖然也很大,可卻相對各司其職,很難在短時間裡聯合足夠的力量,有了劍仙那件事情,西晉那方面確實是很大的助力,應該要緊緊抓住才行。”

皇帝陛下說道:“燕國和道宮是一方面,可戰爭不是一件小事,那些對姜國領土有覬覦的存在,很難保證他們不會動心思,就算懸海觀強於觀主,可觀主一人也勝得過千軍萬馬,哪怕有院長親自阻攔,可道宮那位聖人的步伐便無法抵擋,雖然魏國暫時沒有什麼動靜,但也得有防範之心,若要守住姜國萬無一失,劍仙確實可能會是我們最強且唯一的盟友了。”

曾經姜國面臨過差點毀滅的局勢,是琅琊城固守了最後的防線,才讓得那場戰爭不了了之,然而在那場戰爭裡,像觀主、聖人這些大物都未出。

現在卻已經有劍仙入世,道宮聖人現世,一旦戰爭打響,便絕對遠超以前的規模,甚至可能媲美黃金時期的隕落之戰。

皇帝陛下的顧慮絕不僅在燕國,而是整個世間。

處在天下必爭之地的姜國,但凡陷入戰亂,虎視眈眈的王朝,決計不可能無動於衷。

沒有人願意同觀主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