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皆在一劍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葉瑾瑜準備著要往魏國的時候,此刻的魏國芍華書院裡面,一場驚動了整個長安城的對決也已近在眼前。
南禹枯禪修士要在芍華書院挑戰北琳有魚的事情,在數日裡便也傳遍了長安城。
兩者的身份都是非同小可的。
道生名義上是皆然大師的徒弟,卻一直以來都跟隨著無念大師修行,整個枯禪裡面有此殊榮者也寥寥無幾,那麼道生所代表的東西便很重要。
而北琳有魚是芍華書院院長的徒弟,在長安城地位尊崇,甚至面見魏國皇帝陛下,都不用行大禮,在魏國裡有此殊榮的年輕人,同樣也是鳳毛麟角,如此人物要來一場對決,自然會驚動很多人。
就連魏國皇帝陛下都在關注著。
但雖是如此,在芍華書院的那片湖泊旁邊卻沒有人圍觀,只有書童站在那裡。
長安城裡的人都很清楚北琳有魚的性格,對於那些修行強者而言,就算不在現場,也能很清楚的看到,而餘下的人本身就沒有資格入得芍華書院去觀戰,都只能聚在院外,議論著這場對決。
道生的心裡已經沒有太多波瀾,在他離開南禹前來魏國時,便有預想到會有這樣一幕發生,他也一直都在做著準備。
但之前的他是猶豫的,直到三日前北琳有魚的那番話,讓他真正明白,其實無念大師讓他特意赴芍華書院,便不可能只是用嘴巴勸說,只是道生誤解了無念大師讓他斟酌的意思,斟酌並非不許。
他望著站在湖泊對面的北琳有魚,輕聲開口說道:“長安城裡的修行者都在注視著,若我打輸了,便是很丟人的事情,那丟得是我的人,同樣也是南禹枯禪的臉面,我很清楚,北琳先生很強大,此番話也不是說我沒有贏的信心,只是必然有些難度,而且此戰,我並非代表南禹枯禪,而僅僅是代表我自己。”
“是我道生,要挑戰北琳有魚!”
北琳有魚神情平靜,她淡淡說道:“你可曾解了口腹之慾?”
那遠遠旁觀的書童連忙接住話茬說道:“回稟先生,弟子在這三日裡特地跑去長安天下樓幫小師父買了許多美味佳餚,葷素搭配,營養均衡,更有取自姜國的神仙醉,不敢有半點懈怠。”
道生朝著書童微微頷首,說道:“我已是極佳飽滿之態。”
北琳有魚點點頭,說道:“如此甚好。”
書童匆匆忙忙地又跑遠了些,他修行低微,可不敢站在近處,但這又是一場難得的課程,他不想錯過學習的機會。
道生的手裡有一根很粗的木棍,像是一柄權杖,但過於粗製了些,他將木棍重重點在地面,有靈元盪開,湖泊之水有起沸騰之像。
他右手持棍,左手捻著一串佛珠,說道:“我修得是金剛禪,其實很不擅長打架,可用金剛禪來打架,卻也是很好的招數。”
北琳有魚不懂什麼金剛禪,她緩緩拔劍,遙遙指向湖對面的道生,說道:“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湖泊之小,微若砂礫,皆在一劍下。”
湖泊在劍下,道生也在劍下。
此乃北琳有魚的意。
道生略有動容,他沉默了片刻,說道:“怒目金剛,並不懼鯤,一劍雖大,也可覆手拿捏。”
北琳有魚執劍立在湖對面,鋒芒畢露。
道生持棍杵立,有些許莊嚴相。
湖泊相對岸還是有一些距離的,但他們都以鎖定對方的氣息,那點距離便大可無視,同是四境巔峰的強者,只是區別於在道路上走得多長遠,但道生的氣息終是有些勢弱的,於是他便決定先出手。
他早已是蓄勢待發的狀態。
哪怕北琳有魚的意讓他有了片刻恍惚,但並未動搖他的心境。
木棍朝前輕點,湖泊之水沸騰,有怒目金剛拍浪而起,水珠濺開,宛若一顆顆佛珠,挾裹著天地靈氣疾掠而出。
遠處觀戰的書童面露驚色,他雖知道生的身份,但數日裡多次送飯,從未察覺到原來這僧人真的是名副其實的高手,他多日裡所見的道生都很普通,此刻自是大感意外。
那怒目金剛的模樣,讓他很是心悸,腿肚子都在打顫,忍不住一屁股跌坐在了地上。
如花濺起的水珠,晶瑩剔透,但在北琳有魚的劍下,卻形同虛設,被劍氣切割,紛紛破碎開來,沒有沾染到岸上半分。
她那一劍只是虛出,凝視著那怒目金剛,北琳有魚斬出了完整的一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