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觀主要收個徒弟(第1/3頁)
章節報錯
修行資質的高低確實不該看修行的長短,但前提是,李夢舟能夠追平葉瑾瑜,乃至現在超越他,主因還是在於葉瑾瑜認真修行的時間真的有些太短了。
除了類似劍閣那位天生便劍心通明的少女,哪怕呼吸都在自主修行的怪物,尋常的天才,也得依靠努力來提升境界,否則便是一種極大的浪費,不可能半點不修行,只是玩樂就能提升境界。
所謂大器晚成者,便例如北藏鋒那般,前面十幾年未曾接觸修行,一開始接觸,便在短短几年裡連續破境,自然便沒辦法去論斷修行時間長短的問題。
也比如李夢舟的情況,在十七歲才踏入修行路,一年的時間裡便破入四境上品,可以得見確實資質不低,但這種過於快的修行速度顯然也是存在問題的。
就連李夢舟自己都沒搞清楚,明明氣海被封禁,應該是壓制了他的天賦的,哪怕他自己依舊不滿意,但相比起來,他破境的速度確實很快。
然而所謂氣海被封禁的問題,雖有薛忘憂和孤山客都跟他說過類似的話,但事實真相如何,其實依舊是未知的,能夠確信的是,氣海的封禁所影響的並非他修行的速度,也就是資質,而是其他的問題。
只是目前李夢舟沒有察覺到問題所在。
換個角度來想,修行速度很慢,除特殊原因外,便意味著資質有限,但修行速度過快,除了資質很高這種情況外,本身也是很大的問題。
或許正如孤山客所言,等他站在五境門檻前的時候,氣海的問題就會全面爆發,而在那之前,他什麼事情也不能做,只能等著那一刻降臨。
聞聽得李夢舟那句話,雖然清楚是事實,但葉瑾瑜卻也搖頭一笑,“曾經我的確沒有想過,但在我回到都城,一次次的見到你,其實便也很清楚,你超越我是早晚的事情,這並不值得讓你驕傲,也不值得讓我羞愧。”
“也許我的資質確實不如你,你僅僅修行了一年的時間,而我雖是比你早很多便踏入修行路,但真正修行的時間卻也沒有多長,不過,肯定是超過一年的,你想問什麼便問吧,事實上,我也能大概猜到你要問什麼。”
能夠讓得李夢舟如此嚴肅的站在這裡,葉瑾瑜想不到除了桑榆的問題外,還能有其他什麼事情,畢竟他和李夢舟之間除了皆是離宮劍院弟子這層身份,也就只有桑榆牽扯在其中了。
看著葉瑾瑜此刻的態度,李夢舟心裡的預感愈加濃郁了,他沉聲說道:“我曾按照你的話,到那處桃花源裡去見桑榆,只是當時我沒有發現任何問題,但後來仔細想想,的確有被我忽略的地方,且在白虹鎮裡,我遇到了一位姑娘,她來自魏國,我懷疑她跟桑榆有關係。”
“我只想問你,桑榆到底是不是還活著?”
葉瑾瑜默然不語。
李夢舟往前邁出一步,跟葉瑾瑜近在咫尺,後者比他稍微高半個頭,也在於小時候吃不飽肚子,所以李夢舟的身材是偏瘦的,雖然不至於很矮,但也只是尋常。
他注視著葉瑾瑜,再度開口問道:“桑榆她......是不是還活著?”
葉瑾瑜淡淡說道:“沒錯,她是活著,但你也該清楚,我為何不告訴你。”
李夢舟不想去尋找原因,他只是看著葉瑾瑜,說道:“桑榆的氣海之門已經崩碎,而且又得了註定活不過十七歲的病,你們葉氏族找了那麼多辦法,最終也只是寄希望於她能夠開天照,以修行者的身份活下去,特地請來了藥王,只可惜還是失敗了,如果她在魏國,便是有山海清幽裡的強者救了她。”
葉瑾瑜點點頭,說道:“在你離開後,因小妹的死,我父親悲痛欲絕,雖是如此,但也要讓她入土為安,就在把她下葬的途中,有一位老人家出現,攔住了我們的去路。”
......
......
一年前,在秋末初冬的季節,秋雨挾裹著寒意席捲了鳳江城。
所謂傷春悲秋,蕭瑟的寒風呼嘯著,雨滴自穹頂墜落,城外的送葬隊伍十分浩蕩。
葉氏族的族長葉蒼和長子葉瑾瑜走在最前面。
身後跟隨著的是整個葉氏族的族人。
鳳江城裡的人都很清楚,葉家的小公主是葉族長的掌上明珠,寵愛到不行,為女送葬,也是非常的隆重,整個鳳江城的百姓都走上了街道,哪怕是宗師盟的成員也在送葬的隊伍裡。
嗩吶的聲音抑揚頓挫的響著,伴隨著秋雨連綿,雷聲陣陣,氣氛很是壓抑。
前路泥濘,雨霧朦朧。
有身穿道袍的老者注視著那送葬的隊伍。
他的身邊還站著一個人。
穿著一身儒袍,很明顯是姜國書院裡的修行者。
那也是一位遲暮的老人,但看起來依舊精神,他同樣注視著那送葬的隊伍,朝著旁邊的道袍老者輕聲說道:“你此來姜國,沒有任何人知曉,你的意思我也會傳達給院長,但根據我對院長的瞭解,可能性並不大。”
道袍老者的臉上有著一絲淡淡的笑意,他沒有去看儒袍老者,開口說道:“歸海斷空,我們也是老朋友了,你們那位院長是什麼樣的人,我自然很清楚,那件事情,畢竟也跟貴院長有關係,實際上,我沒必要親自跑來一趟。”
歸海斷空沉默了片刻,說道:“院長的確曾經找尋了‘幽王’很久,但那畢竟是曾經,觀主此來姜國,除了這件事情,莫非還有其他目的?”
歸海斷空是梨花書院裡輩分極高的修行大儒,除了那位院長,他便是絕對的存在,但相比觀主而言,他的姿態也是偏弱的,只是那件事情,觀主的確沒必要親自跑一趟,但是他想不到,能有什麼事情,值得觀主走出來,不遠萬里,來到姜國。
觀主依舊望著那越來越近的送葬隊伍,微笑著說道:“我在觀裡看天書,無意間發現了一處很妙的地方,而那妙處所指,就在姜國,且在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