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天下書院皆為一家(第2/3頁)
章節報錯
藺婉伊微微搖頭,她此刻的心情也很複雜,因花魁大賞的事情,她基本上已經難逃接客的命運,但突然的峰迴路轉,春滿樓發生的事情,讓她到現在都有些感到迷惘,十分的不真實。
兩個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似乎彼此之間還有著一些尷尬。
但在這過程裡,李夢舟也是弄懂了一些事情。
藺婉伊的身世有些超出了李夢舟的預料。
原來藺家在沐陽城裡是不遜色於楊家的大家族,但藺家並非以商起家,祖上其實是姜國朝堂先帝時期的某位大學士,那位藺大學士告老還鄉之後,藺家才漸漸開始做起了生意。
藺家是書香門第,藺大學士雖然並未在書院裡修習過,但也是先帝時期有名的文壇大家,曾拜青雲監祭酒之職,也就是青雲監裡具有最高話語權的人,級別等同徐鶴賢和江聽雨。
但藺大學士並未瞧不起商人,隨著數十年的發展,藺家才是真正沐陽城裡的首富,楊家也只是小輩,乃是後來者居上,但藺家的生意比較單一,除了酒樓茶館外,便是開了幾家書舍,教書育人。
自楊家崛起,沐陽城首富之名便落到了楊湯的頭上。
若論財富,或許藺家確實弱於楊家一籌,但藺家在沐陽城的根基穩固,在身份上是穩壓楊家的,哪怕是楊湯也不敢對藺家出言不遜,必然是客客氣氣的。
而事情的轉折還要從去年譽王反叛說起。
藺大學士早已去世多年,藺婉伊亦是曾祖孫輩,早年的書香門第,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數十載,也早已變了模樣。
不知怎麼的跟譽王牽扯上了關係,為譽王練兵提供了大量財銀。
而自譽王在都城被斬首,其麾下的人也是按罪處理,藺家自然也不可能置身事外,當朝皇帝陛下看在曾經藺大學士的面子上,沒有對藺家後輩趕盡殺絕,但該死的人也全部被處死。
藺婉伊乃是直系子女,但她並未被皇帝陛下判死罪,處理藺家事件的是玄政司的沐南侍郎,沐陽城距離都城很遠,皇帝陛下下達指令後便沒有再管了,但藺婉伊卻入了春滿樓。
甚至藺家那些沒有被判死罪的人,也全都不知所蹤,這件事情由玄政司全權處理,沐陽城的府令知曉的並不多,到底皇帝陛下的旨意是什麼,他也不是很清楚,這件事情便就此結案。
就算是藺婉伊其實也不清楚,但藺家協助譽王謀逆是事實,就算被滿門抄斬也不為過。
李夢舟也是聽懂了大概,並不知曉玄政司到底在沐陽城裡做過什麼,但藺婉伊是無辜的,現在能夠從春滿樓裡走出來,也算是命不該絕。
誰讓她碰到李夢舟了呢。
在杜長庚和藺婉伊漸漸擺脫了尷尬的氣氛,開始含情脈脈的時候,李夢舟閒散下來,也終於察覺到了茶館裡的一絲異常。
他微微蹙著眉頭,視線很快便來到了茶館某個角落裡,那裡坐著一個男子,此時也正在望著他,在視線交接的那一瞬間,對方咧開嘴巴輕笑了一聲。
李夢舟神情驟凜,滿是驚異之色的開口說道:“是你?!”
......
......
琅琊城。
皇宮大殿內。
一聲雷震般的怒吼悠揚傳了出去。
宮女內侍們噤若寒蟬,低垂著腦袋,不敢發出半點聲響,誰也不想去觸正處於暴怒狀態的皇帝陛下的黴頭。
“當真是膽大妄為!區區一個沐陽城裡的富商,居然有這麼大的膽子,簡直豈有此理!你們天樞院究竟是怎麼做事的?居然現在才發現問題!”
天樞院暗探雖是無處不在,但也不可能洞悉世間所有事情,況且也沒有人想到會有人敢在書院開考之際搞小動作,那時又恰逢譽王謀逆的事情敗露,雖然皇帝陛下尚且沒有召見譽王進京,但天樞院暗探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譽王的身上,反而忽略了都城內的一些事情,這在根本上也怪不得天樞院。
但皇帝陛下火冒三丈,也沒有人敢去反駁,只能保持沉默,讓皇帝陛下發洩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