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崢嶸和沈霽月等人已經登離山腳,他們的速度很慢,是受到劍陣的壓制,讓他們寸步難行,而越往上劍意越濃郁,若沒有足夠的念力支撐,在身體堅持不下去時,精神也會隨著崩潰,變得萎靡起來。

所以登山的腳步宜穩不宜快,修行越高,念力越強大的人,自然能夠更輕鬆一些,何崢嶸便是首當其衝的人,其次便是那兩名已入承意上境的劍修和沈霽月。

李夢舟正準備登山,突然想起什麼,腳下一頓,回頭望著那位四境教習,說道:“如果我吞噬了劍崖上那些劍的劍意,算不算毀壞劍院的財產。”

虛無縹緲的劍意一旦被吞噬,自然便消失在了這個世間,但若劍意載體的劍本身還存在,劍意被強行抽取,名劍很容易變成廢鐵,輕則便需要更多的時間重新凝聚劍意,重則直接崩壞。

劍崖上的劍很多都是劍院裡的先輩隕落時遺落下來的,自然是屬於劍院寶貴的財富,若是劍院裡沒有了劍,必然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

李夢舟可以不在意這些劍的死活,但他卻有些在意離宮劍院。

那位四境教習很是詫異的看著李夢舟。

他沒想到李夢舟居然有想要吞噬這些劍意的想法。

劍修凝練出的劍意和尋常修行者斬出的劍氣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從劍法入微到聚劍成勢乃是劍修修行的基礎,只有凝聚出劍意,異象具現時,才是一名合格的劍修。

現如今的劍修多數都在這個境界,再往上的蘊成劍心,天下劍修卻只有極少數人才能做到,當然,西晉劍閣裡那位天生便達到劍心通明境界的少女是特例。

普遍處在劍意具現境界的劍修,自然可以做到吞噬天地間遺留的劍意,但卻會伴隨著很大的危險,若沒有絕對的信心,沒有哪位劍修會輕易這麼做,就算真的要吞噬,也會選擇更契合自己性格的劍意。

若強行吞噬各種劍意,精神紊亂是小,重則便會入魔,爆體而亡。

吞噬劍意是一種最快提高自身劍意的方法,卻也是最容易葬送自己的方法。

除非是劍心通明,才能大大避免這種危險。

但縱觀這片天地山河,修成劍心的存在,一雙手都數的過來,劍仙更是隻有一位。在劍修仍舊昌盛的時代,都沒有太多人敢去這麼做,又更何況是如今劍修凋零,連劍心都很難見的時期了。

除了這些之外,能夠吞噬劍意的存在,多數也是至少入了無彰境巔峰,否則沒有強大的實力作為根基,吸納別人的劍意,純粹是找死的行為。

李夢舟只是區區承意上境,距離無彰境尚且遙遠,更何況是四境的巔峰了。

這位教習搖搖頭,說道:“在什麼樣的階段做什麼樣的事情,不要輕易去做超出自己能力範圍外的事情,除非是迫不得已,不得不去嘗試。吞噬劍意雖然能夠讓你短時間變得更強,但我並不建議你這麼做。當然,如果你自己認為可行,我也不會有什麼意見,但前提是,你最多隻能吞噬三把劍。”

倒不是四境教習盼望著李夢舟去死,而是他根本就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若李夢舟真的想要吞噬劍意,他也能第一時間得知,足夠救人,若不能讓其知曉做這件事情的危險程度,相信李夢舟也很難放棄這個想法。

言傳的同時也要身教,剩下的便是弟子去領悟了。

李夢舟得到了答案,便很果斷的轉身登山。

他自然清楚吞噬劍意的危險性,更何況劍崖的那些劍都是先輩遺留下來的本命劍,這些先輩隕落時,修為最低也在無彰境,甚至不乏有五境的大能,憑他區區承意境的修為,想要吞噬這些劍,本身就是天方夜譚的事情。

但他依舊很堅定的想要嘗試一下。

望著李夢舟的背影,那位四境教習緩緩搖了搖頭,已經隨時準備著救人了。

根據反應他不難猜出李夢舟此刻的想法。

離宮外院的弟子中,李夢舟絕對算是佼佼者了,原本這位四境教習還是很欣賞這位少年的。

但顯然,在他目前看來,李夢舟的心性還需要磨練,想法有些太過不切實際。

李夢舟並不知道這位四境教習對他想法的改變,站在山腳下,望著前面那些登山的少年,何崢嶸已經接近半山腰,速度也明顯慢了下來。

而其後緊跟著的兩名承意上境師兄與何崢嶸已經有了不小的距離,沈霽月更加落後一點,其餘人則是半斤八兩,相比沈霽月都尚且有著十幾步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