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滅 第二十七章 十七歲那年入觀想(第2/3頁)
章節報錯
甯浩然所站的位置與石碑齊平,他揹負著雙手,柔聲說道:“修行中的觀想階段,是一個很簡單的東西,因為那只是一個念頭,每個人每天都至少有數百、上千種念頭冒出來,而只有其中一小部分人,才能在這最初的念頭裡,觀想到冥冥中存在於天地間的靈氣。
觀察這片天地,明悟其中的思想,無非是感知到天地靈氣的存在,從而想象出天地靈氣的樣子。天地間的靈氣自然是沒有具體的表象,但它是能夠被看到的,而且根據每個人所觀想不同,看到的天地靈氣也是不同的。
在感知到天地靈氣,從而能夠簡單運用靈氣,便是修行中初境裡的第一個階段。很多資質上佳者,在觀想到天地靈氣的同時便直接受天照洗禮,跨越初境裡的第二個階段。這樣的人雖然並不在少數,但與無盡的歷史長河中,依舊是屬於很少很少的人。
這只是一種表現手段,並非意味著那些早早觀想到天地靈氣,卻數年之後都不能受天照洗禮的人便是資質不好,修行資質的優劣,主要體現於所見氣海之廣,並不在於觀想天地靈氣。
而只有那些過了不惑年紀,卻仍舊不能受天照洗禮的人,方才是真正修行資質很差。你們從世俗來,也曾在江湖上行走,大約見過那些算師或是被圈養的花藝師,都是屬於此一列人。
入觀想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法門,只是需要將自己的思想放空,然後找到某一個念頭,將那念頭放大,順理成章便可以觀想到天地靈氣,時間長短每個人都大不相同,越早當然也代表著修行資質不會太差。”
聽著甯浩然的每一句話,李夢舟將自己的雜念拋開,開始人生中不知道多少次的觀想天地靈氣,相比於從前,這才是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觀想,他的緊張不安也在大腦放空之後,消失的無影無蹤。
觀想雖然看似很簡單,但李夢舟想說,這真的一點兒也不簡單。
本來就已經越過觀想,入了天照階段的沈霽月是第一個觀想結束的人,她站在了石碑前,朝著甯浩然微微點頭。
甯浩然臉上帶著柔和的笑容,輕聲說道:“看來你已經觀想到了一些東西。”
觀想當然不是目的,關鍵還是在石碑上。
除了先前不知道是不是誤打誤撞接觸石碑的李夢舟,在沒有入觀想的時候,在場沒有人注意到石碑的問題。
鄭潛與周洛先後在觀想中醒來,他們默默對視一眼,同樣聯想到了一些問題,本來李夢舟突然靠近石碑的動作便有些怪異,而周洛本身也發現了些什麼,所以才會跟李夢舟打招呼,導致後面辛明挑釁,差點起了衝突。
如今在自己觀想到石碑後,不由得他去聯想到會不會李夢舟在那個時候就已經發現了石碑的奧妙之處。
鄭潛的臉色透著些陰沉,回頭看著李夢舟仍舊緊閉的眸子,冷笑了一聲。
隨後何崢嶸便也在觀想中結束,沉默無言的走到了一旁。
甯浩然只是打量了他一眼,便繼續笑看著仍在盤膝觀想的人。
在辛明睜開眼睛,又有一人隨之結束觀想後,很長一段時間,山道間便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隨著黃昏下那血色的夕陽降臨,陸陸續續所有人都在觀想中醒來,除了部分人外,很多考生都有著一些迷茫。
他們只是按照甯浩然的話進入觀想,但並不知道究竟要觀想什麼。
甯浩然也是很乾脆的朝著他們柔和一笑,道:“你們可以下山了。”
仍處在觀想中的只剩下李夢舟一個人。
坐在山道上,孤零零的有些可憐。
甯浩然並未心急,仍舊淡然的看著。
但他不急,卻有人急,鄭潛看著天色,極為不耐煩的用摺扇拍打著掌心,說道:“這眼看天都黑了,還要等到什麼時候,沒有那個本事便乖乖下山,純屬浪費時間。”
周洛緊蹙著眉頭,按照他的猜想,李夢舟該是早早便發現了石碑的問題,為何偏偏在這觀想中,遲遲不見醒來?
他不是李夢舟,當然不知道李夢舟此時遇到的難題,沒有辦法進入觀想,又何談醒來一說。
李夢舟注意到那些被甯浩然責令趕下山的人,當即明白這觀想測試絕對不只是要單純觀想那麼簡單,他能想到或許是跟那石碑有關係,然而觀想不到天地靈氣,就算指出石碑的問題,這必然與這測試的目的相違背。
觀想不是目的,指出石碑問題也不是目的,關鍵是要在觀想中看到石碑的問題。
除了鄭潛外,辛明便是看李夢舟最不順眼的人了,落井下石的事情自然少不了他,他故意冷笑了一聲,然後滿臉嘲諷的說道:“還以為是什麼大頭蒜,沒想到也只是中看不中用,區區觀想而已,就花費這麼多時間,不會是根本觀想不到天地靈氣吧。”
這只是辛明的諷刺之言,然卻是最誠懇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