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滅 第八章 月明湖畔(第2/2頁)
章節報錯
她並未忘記虞大家的警告,所以沒敢太靠近李夢舟,但這個距離對於李夢舟這初小子已經足夠親近了。
除了王盼兒和葉桑榆,他還沒有跟其他女子有過這般近距離的接觸。
所以他幾乎下意識的想要逃離。
姑娘把李夢舟的反應看作成了害羞,心下竊喜,裝作楚楚可憐的樣子說道:“小哥不喜歡奴家嘛,幹嘛要躲呢。”
李夢舟很尷尬,身子坐得筆直,也不說話,將腦袋扭到一邊。
青樓裡的常客大多都是讀書人,而姜國向來比較看重讀書知禮的人,或許也因為有儒家書院作為姜國的國教存在。
所以讀書人的地位在都城裡地位很高,或許有人瞧不起江湖莽夫,甚至暗暗諷刺修行之人,但遇到讀書人大多是誇讚的。
李夢舟不太明白這種風氣的由來,他反而覺得讀書人大多迂腐,腦袋不是很靈光,所以他也不喜歡唸書,因為那很容易傻掉的。
他雖然是姜國人,但又不太像姜國人。
青樓素來都是讀書人爭鋒之地,在這裡留下什麼大作很容易被傳遍全國,也是揚名最快捷的地方。
他們會刻意的表現更儒雅,更多才,來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所以他們在溫柔鄉里展示的都是自己的優點,而規避缺點,在穿著打扮上亦是如此,乾淨整潔是必要的標準條件。
而李夢舟本來長得也不像讀書人,加上穿著雖然整潔,卻不太乾淨,這也在於他穿的都是舊衣裳,實在沒錢去買新衣。
於是便在溫柔鄉里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姑娘能從李夢舟眉間看出一抹愁緒。
凡是十五六歲的少年,大多不會有什麼煩惱,就算有其實也是些無關緊要的煩惱,待長大一些,那些所謂的煩惱不過也只是隨口一笑罷了。
十七歲終歸是要大上一歲,對於男孩子而言,雖然身體仍在成長,心裡仍需建設,但幾乎已經可以算得上是成年人了,只是成熟的不太明顯,所以依舊只是少年人,臉上的稚嫩感也是清晰可見。
少年人要裝出一副沉穩的氣度,會稍顯不倫不類,乃至有些滑稽,好在李夢舟的成長經歷讓他比同齡人看起來成熟得多,不單單只是心裡,就算是面相,也會稍微比年齡穩重一些。
所以那姑娘並不會覺得李夢舟的做派多麼可笑,反而覺得他很可愛。
溫柔鄉里沒有年紀太小的姑娘,最小的也已過了十八歲,而這位姑娘的年齡便更大一些,女孩子相對早熟,又更何況是在青樓裡的女子,所以她的想法很多,也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只是迫於現實的壓力,她只能被困在溫柔鄉之中。
雖然有虞大家在,溫柔鄉不像一般的青樓那樣,但青樓畢竟是青樓,想要乾乾淨淨的只是唱歌跳舞,賣弄些文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虞大家在都城裡也有得罪不起的人,在無法坑得住的壓力下,也會迫於現實,不得不屈服。
好在這樣的事情大多都能避免,避不過也只能迎合。
且對於身世悽苦的漂亮姑娘而言,既然墮入青樓之地,那風月上的事情本來便有心理準備,這是不可能完全避免掉的。而且這種掙錢的方式相對很輕鬆,只要不是遇到太難堪的事情,大多數的姑娘都不會拒絕,還會期盼著能夠有個好歸宿。
除了掙夠了銀錢,離開這風月之地,遠沒有找到一個心儀的郎君,然後直接被贖身來得更快。
這倒不是說姑娘看上了李夢舟,她刻意接近只是出於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而這種原因還遠遠提升不到愛情的高度,連喜歡都談不上。
李夢舟自然也不會喜歡這姑娘,躲避只是一種下意識行為,更多的可能也會有本能的反應,會對姑娘有一些想法,但這完全跟愛情無關。
在懵懂的青春時期,男孩子難免會對女孩子開始有一些興趣,更多的是一種衝動,那只是荷爾蒙頻臨爆發的自然反應。
他倒是不介意跟姑娘發生點什麼,但他目前的確沒有什麼心情,而且也不可能會選擇在溫柔鄉里,因為他想起虞大家跟他說過的話,覺得自己要是做出點什麼不要臉的事情,可能會倒大黴。
而且,他喜歡的女孩子是葉桑榆,他並沒有從那種悲痛中完全走出來,只是隨著來都城的途中,這種感覺被深埋在心裡。
他曾認真思考過,自己或許不會永遠對葉桑榆守身如玉,但絕對不可能是現在,甚至幾年裡都不可能。
他更加覺得自己年紀還很小,雖然偶爾有一些衝動,尤其是那姑娘靠近時讓這種衝動更為龐大一分,但這種事情貌似對身體不好,他還沒有成為修行者,他必須要謹慎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