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比較痴於聽說書人講故事,而且最愛鬼怪故事,這一刻他不由想到了某個故事裡的片段。

喜愛是一回事,親眼遇到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雖鼓足勇氣想要上前檢視,但雪霧朦朧,越瞧越詭異,終是腳底板發涼,慘嚎一聲,扭頭就跑。

燈籠被他慌亂中丟在地上,燭火閃爍了幾下似滅似不滅。

一陣輕風拂過,燈籠搖擺個不停。

有一隻手伸過來,提起了燈籠,燭光又重新亮了一些,照出了李夢舟的臉。

他望著打更人逃跑的方向,默然無語。

這裡已經接近外城的通明巷,李夢舟本來是不打算來的,但是後來想想自己也是無聊,且青衣男子臨死前拜託他的事情,若是不去做,他怕半夜裡那青衣男子來找他。

他不知道通明巷有什麼人,更不知道那青衣男子的身份,同樣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惹上什麼要命的麻煩。

但這些都不重要。

既然青衣男子是承意境的修士,那麼與他相熟的人應該也同樣會是修行者。

這是很好的接觸修行者的機會,也是能夠讓李夢舟初步瞭解都城的機會。

提著被打更人丟掉的燈籠,李夢舟拐入了一個巷子。

入巷的牌上有刻著通明巷三個字,幾乎都城裡每條街都有這樣的名牌,除了那些實在不值當有名字的僻陋之巷,像通明巷這樣的地方很多都有專門的木牌寫明,這樣倒是很容易認路,不會讓李夢舟這樣的外來人抓瞎。

這或許也是讓李夢舟更喜歡都城的原因吧。

通明巷是一處大衚衕,裡面住著很多人,所以它不是那種狹窄的小巷子,反而更像是一條街道。

巷中家家門前都掛著燈籠,視線通明,或許這也是通明巷名字的由來。

李夢舟倒是也稍微瞭解過,畢竟他也逛了一天的都城,許多巷子居民住的地方並不是門前都掛著燈籠的。

雖然通明巷裡燈火通明,但李夢舟並沒有丟掉手中的燈籠,想著等離開的時候,一路上總有光明找不到的地方,這燈籠還是有用處的。

往裡走了很久,夜已深沉,所有人都已經睡下,所以巷子裡很安靜,連聲狗吠都聽不到,興許這裡的居民沒有人養狗。

李夢舟時刻關注著每一家院門。

在走出正好大約三百步的時候,他站在了一個拐角處的院門前,牆角處有一塊大石頭,或許家裡有老人的出來遛彎,也能在這石頭上坐下歇會兒。

當然,這並不是李夢舟關注的重點。

因為拐角處的院門上懸掛著一根白色的羽毛,正在隨風飄舞著,就像是一片碩大的雪花。

李夢舟正要敲門,身後那被黑布包裹著的劍突然發出了細微的顫鳴聲。

大腦彷彿受到衝擊,李夢舟呆滯了片刻,面色立即變得凝重起來。

具有靈性的劍大多都能感知到危險的臨近,或許是一種想要破鞘染血的本能。

這是李夢舟第一次感受到這柄劍發出這樣的震顫,跟當時在花城面對雷鳴宗師的時候不同,更加沉重,那更像是一種警醒。

雖是如此,但他還是敲響了院門,然後默默等待。

並沒有等待太久,他聽到小院裡有腳步聲靠近,隨著院門被開啟的吱呀聲,同樣著青衣的男子出現在李夢舟的視線裡。

這青衣男子面容冷峻,默默地盯著李夢舟,也不說話。

李夢舟覺得若是自己先開口,可能會落了下乘,要比沉默,他很有一番造詣,自認絕不會輸。

果然,那青衣男子很快便有些忍不住了,兩個男人大眼瞪小眼本來就有些詭異,且他故意用凌厲的眼神迫人,面前的少年卻無動於衷,這就變得有趣了一些。

他突然咧嘴笑了一聲,然後讓開身子,緊緊盯著李夢舟,說道:“進來吧。”

李夢舟心下更為謹慎。

對方不問自己是誰,沉默了半天突然讓自己進去,明顯有詐。

但既然已經來到這裡,李夢舟便沒有半點猶豫,邁步走進小院,那青衣男子朝外打量了幾眼,便輕輕的關上院門,順便從裡面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