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玉清親授法,十二聖真名(第1/4頁)
章節報錯
而就在凌霄寶殿之中有諸多變化時候,更有一名不速之客前來這山中,其神色寬和,隱隱有慈悲之色,正是【阿彌陀佛】,卻在山下便已雙手合十,嗓音平和寬厚,道:“南無,菩提樹下修持之僧阿彌陀,來見道祖。”
爾時三清道祖正自對弈,上清靈寶天尊道:“太上,汝弟子玄都之事發了。”
“這是來尋長輩告狀來了。”
“你欲要如何?”
他隨意捻起一枚棋子,放在棋盤上,隱隱然有劍氣流轉變化,三清道祖皆知,是因為先前之事,這位阿彌陀佛施展因果之術,卻反而被玉清元始天尊察覺攔截,也因此,阿彌陀佛大概知此地之所在。
玉清元始天尊微微抬眸,淡淡道:“有因有果,倒是不錯,玄都若不是性烈如火,有望於【御】的層次,不會在大品之中逗留如此之久,依吾觀之,不若就此旁觀,讓玄都也歷劫一番,打磨秉性心態,如此或有一日可臻至更高。”
“這禍算是他惹出來的。”
太上撫須,誰人也不知道他的心之所想。
只是元始天尊淡淡道:“阿彌陀已來此了,既然有禮相待,倒也不必避而不見。”
“兩位道友可欲一見此佛?”
上清大道君抬眸道:“罷了,我就不見了,而今佛門之亂,有一大部分原因是我未曾忍得住,劈出了那一劍;而今若是再斬一下的話,佛道便是更要亂起來了,你我早已出世,何必為蒼生惹出量劫?”
“雖然知道這個道理,但是我還是覺得見了面會忍不住。”
“索性不見。”
“罷罷罷。”
言罷袖袍一掃,弄亂了棋盤,風吹樹動,業已消散,太上無奈,撫須指著這棋盤上棋子,無奈笑而言道:“哈,說甚麼控制不住自己,分明是見棋要輸了,故意藉此機會耍賴耳。”
“阿彌陀麼……”
“佛中大覺悟者,請他上來罷。”
玉清元始天尊平淡抬眸,山下泛起了層層的漣漪,那種阻攔在前,似乎絕對不可能跨越的屏障就徐徐散開來,阿彌陀佛雙手合十,一步一步走上前來,神色沉凝慈悲,見到了兩位道祖之後,並未失神驚恐,只是微微一禮,道:“貧僧見過太上道祖,玉清道祖。”
老者伸出手,溫和道:“阿彌陀佛不必如此多禮。”
僧人手中拈著佛珠,站在這樹木陰涼之下,看著那一站一坐的兩名道人,於此松下問道。
嗓音平緩道:“太上道祖無為而為,玉清道祖知一切因果,老僧今日前來之緣由,想必兩位也已經知曉。佛門七位菩薩,皆死於玄都大法師之手中,但是,那位伏羲大帝忽而出現,輕而易舉將這一番因果攬在了自己的身上。”
玉清元始天尊眸子平淡:“伏羲……”
太上道祖撫須嘆息。
阿彌陀佛道:“是,他只是出現短短一個時辰,就斬殺了人皇,離間了【毗盧遮那佛】,令【下方梵音佛】寂滅,暗流之湧動已經至於極限,一十六脈佛法湧動變化,皆已不復先前的安穩,下方佛國更是如此。”
“這便是大勢所動啊,至於此刻,人皇,菩薩,都已經不再重要了。”
“人道之氣運,佛門之氣運都要在京城匯聚。”
“如同大江大河,奔湧流轉,乘勢而下,而吾等泛舟其上;到了這個時候,再欲回頭,已不可能,不生,便死。”
玉清元始天尊眸子清冷,淡淡道:“阿彌陀佛,來此求一個緣?”
【阿彌陀佛】安靜道:“亦是求一個生。”
“【下方佛國】行事激烈,梵音佛寂滅之後,吾擔心【下方佛國】,以及【金剛密宗】等諸頗為剛烈的佛門法脈,行事越發激烈起來,最終導致事情越來越大,老僧只是希望佛門的佛祖可以降世,希望佛門廣大人間,卻不曾想要讓人間塗炭。”
“然此身已經在劫難之中,又被伏羲撥動大勢,再難回頭。”
這先前甚至於不惜要渡化齊無惑的老僧雙手合十,輕聲道:
“佛門將會在兩月之後,年節左右於人間開大法會,名為諸菩薩,實則潛藏有諸佛化身之軀,以論法說道,欲要將佛門氣運和下一個量劫將會為主的人道氣運相合,藉此騰空而起,奠定佛祖轉世。”
“彼時當是人間諸佛法脈匯聚之時。”
老和尚把佛門之中隱秘事情道出,雙手合十,深深下拜,道:
“貧僧求情兩位道祖,請正面敗諸佛法脈。”
“斷其利慾心,斷其憤怒念,以救諸苦蒼生,以免那些激進佛脈於狂怒之下強行傳佛法,塗炭蒼生……”
阿彌陀佛再拜之後,轉身離開了,太上撫須溫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