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者皆將這個咒語默默記錄在心中,遇到大敵的時候,暴喝一聲。

或有奇效。

當飽含怒氣,起其法決,怒目圓睜而長嘯,誦其咒曰——

“諦聽!!!!”

此卻已是後話逸聞。

……………………

而於此大羅天上,玉虛宮中,無邊清淨之處,太元聖母見老師模樣,笑而問道:“老師在笑什麼?”

玉清元始天尊拂塵輕掃,壓下嘴角。

淡淡道:“笑?”

“本座沒有笑。”

太元聖母見老師此般模樣,不由掩唇而笑,見自家老師垂眸看來,卻是眼底含笑,連連得應和道:“是是是,老師素來嚴謹,不曾笑,不曾笑,方才只弟子眼花,看錯了便是。”

玉清元始天尊並非是絲毫無情冷酷,只是垂眸掃過這個弟子,道:

“汝師叔已來了,邀他進來。”

太元聖母訝異,旋即肅然斂容,行禮道是。

踏祥雲流風而出玉虛宮之中,果然見那老者已踱步而來,恭敬行禮,道:“弟子太元,見過太上師叔。”

老者溫和頷首。

太元聖母卻見到這位高深莫測的師叔臉上,雖是仍舊溫和慈悲,眼底卻是有一絲哀傷,心中不由訝異。

然卻不敢窺探道祖,只是垂眸拱手,目送老者入內,自身則是在玉虛宮外駐守,以免旁人來打攪,玉虛宮之宮門閉合,雲氣流轉,玉清元始天尊看那老道,道:“無惑之事,道友應已知曉。”

太上頷首,道:“有了一縷【御】的機會。”

這只是一絲絲而已。

玉清元始天尊道:“若他能持而行之,不遲疑,不斷絕,不回頭,如此有朝一日,也可稱之為【御】,自此橫亙天上,萬物輪轉,而此身不滅,是此道也。”

“不過,這也終究只是有了方向,其中自然也有千重關,萬重劫。”

“若是因走出第一步而自驕自傲自狂,則和不曾走出這一步一樣……”

玉清元始天尊仍舊下意識地對自己的弟子嚴苛要求和評價。

說出這樣的話來,才意識到自己的弟子並不在眼前。

太上不由微笑道:“道友啊,你有這樣的話,就去尋找無惑,親自去說便是了,和我說,算是什麼?”

玉清元始天尊神色平淡,道:“走出這一步了,剩下的道路,就要看他自己的了,無論是御,還是說如你我一般,都是自己的選擇,在走出這一步之前,你我卻還可以指點他,這一步之後,就不必【指手畫腳】了。”

“之後是成是敗,皆是他自己抉擇。”

“走到了何處,也是他自己的選擇。”

“伱我只需靜坐旁觀便是了。”

玉清元始天尊的聲音頓了頓,忽而意有所指,開口詢問道:

“道友,此子,可是你弟子之中,最得意者?”

老者笑著垂眸,似乎看到了那一個個弟子,有八千年前捨身開道的玄真,有極於情極於道的玉妙,也有蹉跎人間三百年,終究坐化人世的玉陽子,有那步步前行立下大誓的玄微,亦有獨自棄道曾戰至力竭而亡的玄都。

皆我太上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