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天地人神鬼,五炁聚合(第1/3頁)
章節報錯
原本泰山府君的力量,就和火曜洞陽大帝之位格一樣,是屬於標準的【外力】,需要駕馭才可以掌控,且只是掌控,嚴格說起來的話,就如同是手持一把兵器,手持此物,可以斬殺敵人,也可以做到種種原本做不到的東西。
而現在,這一股力量卻是朝著內收斂,在齊無惑體內滋生紮根下來。
化作了【炁】。
而在【天】,【人】,【神】,【鬼】四炁都出現之後,齊無惑的體內,已經出現過一次的【地之炁】,也在彼此連攜之下再度匯聚,齊無惑盤膝坐在了巨大的九鼎之一前面,凝神而內觀,這最後一縷【地之炁】時隱時現,其餘四道炁也是流轉不定。
齊無惑以神馭炁,駕馭其餘四炁,圍追堵截。
一點一點逼迫這一股炁,最終讓這【地之炁】也再度出現,此刻五炁流轉,皆在體內,呈現一種玄妙無比之感,而這道人的真身,也終於抵達了不必依靠【泰一功體】以及【一氣化三清】之法門,便可稱之為真正地仙的層次。
之前老師玉清元始天尊曾言——
‘汝修這天,不可是尋常之天,不可是昊天之天;汝參之地,不可是后土之地;汝行之人,不可為媧皇之人;汝鎮之鬼,不可為輪迴之道’
而現在,齊無惑也已經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這天,為以我心代天心,為司天秩序之道。
這地,是地脈鎮人道之氣運,是為泰山之地。
人之炁,是媧皇初創之人,及後世人道氣運相合。
此鬼,為敕封鬼神而成,非輪迴之陰魂。
而神,則是最初之神,太一功體。
五方五炁,至此已皆得了,只要等到了這五方五炁盡數被養成巔峰,卻自是可以行五氣朝元之舉,成就真身的真君根基,尋常的真君,是以金木水火土五炁構築自身的內景天地,掌握有諸多神通,無盡玄妙。
卻是不知,以這連老師們都覺得驚歎的天地人神鬼五炁,走到五氣朝元。
會是怎麼樣的光景。
不過,在那之前,還需得要將元精元血所化的化身帶回來。
齊無惑想到了自己此刻身在天外,在玉宸大道君的看顧下直接進入無間斷閉關修行的化身,卻也無可奈何,而自無可奈何之餘,也是對化身重聚之後的境界變化,極為好奇,亦是期待。
齊無惑收攝心神,逐漸掌控五炁,耗費了些時間,也弄明白了現在這五方五炁的境界。
神之炁不必多言,已經得了泰一功體所化的裨益,一開始就是處於最為圓滿的狀態,其餘四炁境界補上,立時便可以突破五氣朝元,算得上是最省去心思的了。
天之炁,先是得了司法大天尊數個劫紀以來的儀軌雛形。
後又有伏羲親自出手,引來了各方仙神之圍攻;靠著伏羲這兩個字的赫赫性命,逼得群仙諸神無不是拼死出招,也將諸仙神的神韻道果,在齊無惑面前盡數展現了一番,藉著這兩次的機緣,天之炁,也可算是大成。
唯剩餘三炁,皆是微末,還差得很遠。
地之炁來自於泰山地脈之力和人道氣運相合。
鬼之炁來自於借人道氣運和泰山府君之力敕封諸神。
這兩炁,都是落在了人之炁上,而這個時期,人間尚未一統,人道未曾大興,預計要鑄造的人道重器,現在也就只有一座神武九州鼎;九座石碑之上,也就只有【道家】【兵家】功法。
人之炁此刻只算得上是穩定,距離可和神之炁五炁相合的程度,相差頗大。
甚至於,因為太一這個原初之神的位格實在是太高,太強大,也太古老。
神之炁的圓滿程度甚至於高於天之炁許多。
正常情況下的五炁修持到了極限也不可能有資格和神之炁【朝元】。
這最後一步,恐怕還需要特殊的儀軌。
齊無惑想了想,手腕翻轉,河圖洛書變化而出,落在掌心之中,其上流光變化,稍微推斷,已可知道,自己一身人道之炁,和人間鼎盛相關聯,卻是半點也急不得。
根據推斷,恐怕唯有人間一統,繁華鼎盛至自古以來未有之時,才是自身人之炁抵達最高峰之剎那,方可以踏出這極至艱難的一步,五氣朝元。
“原來如此……”
“果然如老師所說,我走的道路太困難,可以說是步步艱難。”
“每走一步,都比起旁人困難千百倍。”
齊無惑收斂了心神,準備離開此地,只是才起身走出這威武王為了容納九鼎之一而修建的巨大天壇,就感覺到了一絲絲細微的漣漪,腳步微頓,側身看來的時候,卻見到這巨鼎仍舊,人道氣運洶湧磅礴,按照往日之軌跡,維繫著【絕地天通】之陣。
只是附加於這【絕地天通】陣內部的【封神儀軌】,卻隱隱有了一絲絲細微無比的變化,變得微弱了些,像是以砂礫堆積起來的堡壘上,有一絲絲沙子滑落下來,只有這一絲絲滑了下來,整體堡壘仍舊完美,這封神儀軌,仍舊維繫著運轉。
但是伴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外力的衝擊,這【封神】的秩序和規則,終究也還是會逐漸地坍塌下來,逐漸失去原本的效用,出現種種的漏洞和問題,最終破敗坍塌,道人側身看著這巨鼎許久,忽而嘆息,道:“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