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三清稱道友(第1/3頁)
章節報錯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於天……”
這聲音稚嫩清脆,分明是個約莫才十歲左右的孩子,挎著竹籃,籃子裡面放著些新鮮的蔬菜瓜果,腳步輕快地往家中趕去,這個年歲,模樣稚嫩,口中卻唸誦上乘的道家之理,若是潛修許久的人下得山來,必當這是個修行世家出身的孩童,當會為之驚愕。
只是這唸誦道經的卻遠遠不止這個孩子。
路邊擺攤賣瓜果的攤販如是,街邊閒談的男女如是,便是破了家的乞丐兒也可吟誦兩句‘食其時,百骸埋。動其機,萬物安。’,慨然是有無上道門風采。
只是可惜,這等妙法,雖然廣傳於人間,為眾生所得,但是畢竟各人的天賦不同,悟性有差別,想要對於這樣的道門真法有所領悟,也不是一日兩日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多有人們,困頓於此,頗為煩惱。
“哎,我昨日做完了活兒之後,吐納的時候,明明感覺就只是差那麼一線了,但是這一線真的比最後一口線面都來得難頂,怎麼都是差一線差一線,真是,難道我的天賦就這麼差嗎?”
一名來京城趕考的書生嘆息。
“或許道門之法,終究是過於逍遙自在了,和我們這些追名逐利的人不契合。”
“卻也不知道,有沒有一日能夠有我們這讀書人的吐納之炁?”
旁邊的同伴安慰他道:“哈哈,勿要多想,勿要多想,道家的法門就是這個樣子的,你越是在乎,就越是找不著,放寬心,放寬心便是了。”
“也只得如此了。”
這樣的交流在整個京城,乃至於整個人間九州都在不斷髮生著。
兩個彼此交談的書生坐在酒樓靠著窗戶的一側,窗戶外面臨著大道,道路上面,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的好不熱鬧,一名道人不緊不慢的從這酒樓一側走過去,齊無惑聽著周圍人們的談論,倒是不覺得意外。
他雖然將修心修行的法門廣之於眾。
但是能夠入門的,恐怕仍舊還是少數的。
這一方面固然是個人的天資悟性有關係,但是另外一方面,恐怕也和人族天生的根基有聯絡,血肉化生者,畢竟比不得那些天地之炁顯化的,尤其是先天人族的血脈在繁衍過程之中逐漸隱沒,逐漸消失,就更是如此了。
但是,人之族裔足夠地多,而人的悟性和靈性也超過絕大多數的生靈。
人懂得思考,懂得總結自己的經驗和教訓,然後將這些寶貴的東西以文字的方式流傳下來,教導晚輩,如此一代一代,則終將有所收穫,有所改變的。
齊無惑買了些夏末的瓜果,還摘了些這個時節盛開的花,紮成了一束,在回來的時候,輕描淡寫地避開了小龍女又一次伸向錢袋子的魔爪,而後回到了守藏室,用繩索把這些瓜果捆起來,稍微用力拉了拉,保證捆緊了,然後站在水井旁邊,雙手一拋。
這些瓜果拋了一個小小的弧度。
然後一下就落到了水井裡面,旁邊堆積成一堆的繩子飛快地變短,伴隨著一聲重物落水的聲音,這瓜果在炎炎夏日的蟬聲蟲鳴當中,噗通一下落在水中,少年道人站起身來,道袍的雙袖擼起來,露出了雙臂。
他轉身看了看雖然已經無懼於寒暑,但是還是在這大太陽下面打不起精神來的老青牛,臉上露出微笑,道:“哪怕是這個時候,水井裡面也是很涼爽的,瓜果在裡面浸泡一段時間,等到太陽稍微落下來,就可以吃冰好的瓜了。”
老青牛看了他一眼,無精打采模樣。
燃燈倒是仍舊還在翻閱經文。
齊無惑把那一大束花放在了院子裡面,讓這個市井之中的守藏室多出了幾分難得的自然清朗之感,老青牛好奇看了一眼,問他道:“今天是有誰要來嗎?怎麼突然那摘了這麼多的花兒?”
齊無惑笑著回答道:“如果我沒有想錯的話,應該會有個很重要的客人來。”
老青牛好奇不已。
可是這個時候,無論是他怎麼詢問,道人都不回答,只是笑著說之後就知道了,現在就說出來,如果之後沒有能夠做到的話,未免會讓人失望的,齊無惑回到了自己居住的靜室那裡,先是沐浴焚香,而後凝神一個時辰,方才緩緩睜開眼睛。
手掌自袖袍裡面一握,而後有著有別於元氣的力量匯聚,一道淡淡澄澈的金光流轉,伴隨著齊無惑的手掌拉出,這金光凝聚坍塌,化作了一幅卷軸模樣,手腕一震,卷軸在身前緩緩展開,化作了一副壯麗山河。
《山河社稷圖》。
本是媧皇之物,為齊無惑所得之後,藉助人道氣運的躍升而進階。
此刻這畫卷之上,流光變化,顯而易見,現在的人道氣運比之於先前,更有提升,而相對應的,和人道氣運有聯絡的《山河社稷圖》也有變化,隱隱要在這一幅畫卷上自然構築出諸多玄妙風光。
“果然如此。”
齊無惑低語,手掌輕輕拂過畫卷,心中那個粗糙卻又堪稱是膽大妄為的念頭不斷清晰起來了——
既然先前,他可以以筆蘸人道氣運為墨,在人間邊關一筆點出了十餘里的梅林。
既然媧皇娘娘現在在太一之絕法之域內,能夠和外界人道氣運所有聯絡。
甚至於,可以靠著人道氣運的存在而穩定自身的存在狀態。
那麼是否可以,藉助此刻這巔峰的人道氣運,效仿先前一筆點出梅林的舉動,運轉道門無上化身之法的精妙奧義,在這人世間氣運最濃郁的一點,點化出一尊化身,而後,讓媧皇娘娘的一縷神魂,依憑於其上,來到這人間,看看這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