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紫氣東來三萬裡(第2/4頁)
章節報錯
老道士笑著道:“怎麼了?”
“師父您出來看,您出來看啊!”
明心不管不顧,把老道士拖了出來,老道笑著安慰弟子說什麼大事,大驚小怪的,還要把老道我拉出來,旋即走出,抬起頭往外一看,旋即神色剎那凝固住,一時間幾乎忘記了呼吸,忘記了說話。
今日蒼生所見。
紫氣綿延不斷,浩蕩磅礴,如長河一般大氣鋪開。
自西而東三萬裡。
直指京城。
京城之中,數千的工匠不眠不休,拼了命地去加工,去趕工,一塊塊方方正正的巨石自開採地之中被挖掘出來,而後以修行過的力士將其扛過來,迅速地拼接,就在這京城最中央,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創造出了一個巨大的擂臺。
無論是佛門,道門,世家大族,兵家戰將,亦或者是尋常百姓,無不關注於此事,不必提許多的販漿走卒之徒在售賣東西的師呼,都會每每來到此地看一會兒,便是再頑皮的孩童,都會看著這巨大的比武臺怔怔失神。
他們知道,這似乎決定了他們往後要不要剃掉頭髮。
決定了自己能不能和青梅竹馬的小姑娘一起,在長輩們的玩笑裡面紅著臉住進一起。
他們的認知裡面,沒有什麼恢弘而偉大的東西,只是這些細碎的小東西,比如說不能吃醉棗啦,不能穿太過於顯眼的衣服啦,要剃光了頭髮,還要用點燃了的香在頭上烙疤啦,不能夠吃肉啦這些細碎的東西,但是這一件一件細碎的東西匯聚在一起,就化作了連孩子們都知道分量的大事情。
人皇仍舊高居於閣樓之上。
一十六名或者慈悲,或者溫和的僧人就在此靠近了皇城的一端盤膝而坐,身上穿著尋常樸素的袈裟,他們的身上都帶著極濃郁的佛門韻味,這股韻味強大,但是卻又慈悲,溫和,能夠踏破類似於道門八難,而走到了菩薩境界的佛法修持者,無不是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對於諸佛之法,都有自己的理解。
此身修持,俱非虛妄。
而之所以來到此地,也不過是時也運也命也。
因皆是認可於廣大佛法,廣大佛門之恢弘目標,才在這一個目標之下匯聚起來,執著於此,認為為了這最終絕對正義絕對正確的結果,過程之中的些許狠辣手段和錯誤,並非是不可以接受。
他們甚至於短暫服用了某種特製的丹藥,壓低了自己的境界和修為,彰顯出來的不過只是尋常的佛門僧人,而沒有菩薩,不沾因果,諸佛法皆掌握的自在妙有之境界,是為了表面上符合這一次的佛道之論。
其中一名僧人眸子微微睜開,視線掃過了周圍的芸芸眾生,如觀草木,觀草木無情,觀蒼生依如此;觀蒼生慈悲,觀草木亦如此,是為佛法一如之境界,是所謂一視同仁,此刻他的視線從容而溫和,落在了前面的對手身上。
道門似也知道這些往日不曾聽聞過名號的佛門僧人是有問題。
數百年內的高僧大德,俱都不在此中。
若非是潛修至今之苦行僧,便是數百年前,乃至於千年之前的古之名僧大德,尋常道人必然不會是這等僧人的對手,此刻在道門之地,竟只有一人提劍盤膝而坐,自斟自飲,形貌放浪而灑脫,卻笑道:“對面諸位,看似是貧道故人,可要喝些酒潤潤喉嚨?”
諸僧人不回答。
那些僧人的視線鎖定了自斟自飲,頗為狂放的道人,認出曾經在天闕之上見過這位上洞仙人,一身的純陽真炁,修持境界已經到了真君當中都屬頗厚的,卻忽有一日,再墜情劫八難,自真君之境界不斷下墜,最終跌墜入了地仙境界,據傳其放浪形骸,已沒了再證道真君的基礎。
然而今日所見,其鋒芒畢露,似乎比起往日更甚三分。
卻分明是已經漸漸踏破了情劫八難,要重入真君境界的跡象啊。
曾經為真君,墜入八難之下,再度攀升回到了原本的境界之上,這樣成就的真君,卻和尋常一步步修持上來的真君,截然不同,境界更深,底蘊更厚,往日有這等經歷的,無不是成就了帝境。
而在這位呂純陽之身後,是穿著甲冑的兵家魁首李翟。
神色漠然,平靜看著前方諸僧,似乎也是在看著這諸僧背後的人皇,此地乃是中原九州之腹地,亦是人間神武的京城,本來就是人道氣運最為鼎盛的地方,再加上先前人皇和李翟彼此之間的爭鬥,此地之氣氛業已堆積到了極致。
以諸僧的實力,幾乎已經可以以肉眼看到那呼嘯而起,無邊憤怒而強盛的人道氣運,彷彿猛虎生雙翼,仰天咆哮,震懾左右,哪怕是這些菩薩都不得不心中慨嘆,雙手合十自語:“是好氣運!”
“果然,人道當興!”
“是啊,這等氣運如柴薪,我佛門大盛的時代就要來臨了。”
“是也,是也,合該我佛大盛!”
一蒼龍,一猛虎,兩股人道氣運匯聚在了一起,彼此鋒芒相對,似乎隨時都有可能瞬間爆發出來,伴隨著一名力士重重敲擊在了銅鑼之上,刺耳的聲音激盪而起,朝著四面八方地震盪開來,呂洞賓的眸子閃過一絲絲寒光,將手中之酒壺朝著後面一拋。
踉踉蹌蹌起身,一手提劍,一手朝著前方虛引,朗聲道:
“不知道哪位佛門大師賜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