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是那個孩子嗎?

可是,無惑之道心堅固,從容不迫;那孩子天神道骨,於道心純粹之上,還要在齊無惑之上,純粹自然,於道無礙雜念不可入其神,八難不能牽其心。

這樣的兩個人,怎麼可能會出現八難?

然晚輩之間事情,終究是他們的時代和故事,玉清元始天尊深知因果之妙,阻攔之舉,或許反而成為了劫難的一部分,況且以其心性,也絕對不會參與弟子之抉擇,故而終只是淡淡垂眸,立於這天地之間,道袍飄搖,拂塵清朗,似在此人間,似非此人間。

齊無惑心神漸趨於安寧,神不外馳,元炁內蘊。

內關於自我,外顯三花聚頂之異相,流轉變化,內則聚集於丹田之上,隱隱感感應到此身與外界冥冥為一,旋即以玉清元始天尊傳授之法門運轉,意識逐漸升高,彷彿離開人身和外界相合,似乎吾即這一方天地。

呼吸便是流風,垂眸即是日月。

肌肉骨骼便是山川大地起伏。

氣血的流動則是大江大河。

而吾為一,吾為神。

玉清元始大天尊垂眸,見這少年道人已漸漸掌握了自己方才傳授的功法,隱隱可以見得其周身之炁開始流轉變化,容納於極為純粹的外界火源炁和金源炁入體,雖然早早就知道了這少年道人的悟性超凡脫俗,要不然也不會被太上看重,可親眼見到,還是讚歎一聲。

旋即將先前準備幫助他加速領悟的菩提樹收了回去。

見那少年道人周身元炁流轉,心中有讚歎,欣喜,可是一想到這樣的弟子往日被太上那般的放養,心中的不滿就逐漸浮現出來,或者倒不如說,越是近距離接觸這少年道人,越是見其天資橫溢,見其悟性超凡,他對於太上的不滿與日俱增。

這弟子越是出色。

他心中越是不滿。

而今短短年紀,才為吾傳授如此短暫的時間,就已經有了這樣的境界,有泰一功體,五炁已得了至純之二炁,地仙境界似乎轉眼就可以觸碰得道,可若是這少年道人,從一開始就是自己的親弟子。

在這大羅天上,由自己一點一點教匯出來,親自傳授功法,打磨根基。

又會是怎麼樣一種出色的姿態?!

只要一想到那個可能性。

心中的怒火就止不住地翻騰起來。

雖說三清或者冷淡,或者平和,或者恣意,縱情於天地之內,而超脫於六界之外,只有彼此才能讓彼此的心境泛起些微的漣漪,可是最近玉清元始天尊對於太上這兩個字提起來的頻率遠超過去,五指緩緩握合。

“太上啊太上……”

“你何其傲慢!”

“傲慢!”

轟!!!

齊無惑體內,庚金元炁開始匯聚起來,和玉清元始天尊說的,需要打磨,需得要耐心耐性,步步徐行不同,齊無惑體內這一股來自於四象這個層次的庚金元炁,非但是至純之炁,而且無比的溫和,絲毫沒有庚金之道的煞氣,如臂使指。

以元神引導此炁入此身深處,如深根植於底部。

所謂的五炁,其實是以引導構築外界天地萬物的五行之炁入體,形成一小天地,逐漸以吾為內景天地之道,所謂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當這庚金源炁和齊無惑相合的時候,本能感知到了自身的炁多出了更多的變化。

在這一股炁當中,甚至於還有非常明顯清晰,不需要整合就可以使用的神通。

就像是火曜自身之靈主動毆打了白虎七宿之炁,而後從這白虎兵戈之炁蘊含的道韻當中,選擇了最強最縱橫的神通道韻,而後才傳遞給了齊無惑。

先天白虎劫殺庚金劍氣。

竟是極難得的庚金之道當中,攻守合一之手段。

自周身每一處竅穴之中,皆可迸發雄渾庚金之炁攻敵,且天然無視諸多地煞之氣,非但不會被地煞之氣汙了自身性靈,還可以吸納地煞之氣入體,煉化而為一道了不得的神通——平素一炁流轉周身,可以輔助修行,令修行的速度加快數成。

若遇敵襲,敵擊我何處,何處則自然而然有炁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