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自己如何觀看泰山之道,創造出這個文字;而後如何發現中央鬼帝心中心思是在自身脫困都說出,而後道:

“周乞這樣的性格,畏懼於死,會願意託庇臣服於北帝;北帝離去,則會心中生出反意;南極長生大帝讓祂脫困,他會藉助南極長生大帝對抗北帝的追殺,但是心中也未必願意徹底臣服,一定會希望自己掌握讓自己破禁而出的法子。”

“而他既然對弟子動了殺心,那麼他對於學習傳播太赤靈文也不會有絲毫的在意。”

“但是,鬼帝在第三劫紀就在酆都城中,自是不知全部的太赤靈文。”

“更不會想到,這一枚太赤靈文,是弟子所創的。”

太上撫須動作微頓。

看著這少年道人,無奈苦笑一聲,道:“不要說他了。”

“老夫也想不到。”

“然後呢?”

齊無惑道:“太赤靈文,是觀道而創的文字,就如同【敕】【令】一樣,自有力量和特性,這個文字和弟子的關係極為緊密聯絡,眾人呼【太上敕令】,是借老師之力和位格,如同自無量深淵打通一道支脈,引出一道水流。”

“而呼喚【泰】,則是行泰山敕令,相當於在藉助泰山,藉助弟子的位格。”

“但是,弟子並無多高位格。”

“這酆都城之中第三劫紀,到萬年前的漫長歲月之中被鎮壓的無數邪神惡鬼。”

“大半位格高於弟子。”

“如同數不清的洶湧河流,卻要和一條尋常的小河溝壑打通。”

“他們自是借不來弟子的位格,反倒是會讓自身之水流借【泰】之文字,倒灌入我。”

混混沌沌,杳杳冥冥,無前無後的渾沌之中,少年道人語氣平和,雙目寧靜。

五指白皙,微微張開。

他雖死。

但是他的五指垂落,其下有泛起漣漪,彷彿將浩瀚兩千七百里的酆都城,將無數邪神厲鬼,將諸七十二司,並五方鬼帝皆籠罩在他的道袍和五指之下,自有一股攝人的氣度,而後袖袍垂下,五指微微握合。

“如是,可轉陰為陽。”

“弟子得其生,脫困而為。”

太上道祖看著自己的弟子,眼中盡是讚歎。

而後笑著道:“所以,這無數鬼神之力匯聚於你的身上,無惑要藉此突破嗎?”

太上玄微自然而然地搖了搖頭,坦然回答:

“弟子求其純,得其全,證其高。”

“我現在的修為雖然低,但是自信此心純,此炁純,猶如一小粒黃金,雖然只得了指甲蓋那麼一點點,手段和神通都還弱,但是其純粹不遜於任何人,是十成十的純粹。”

“但是如果我選擇容納了這些陰司鬼神的力量,就相當於將把無數的銅鐵鉛鋅都熔鑄到了我的黃金之中,雖得到了萬萬兩的神通和器量,無邊巨大,似乎能做到許許多多的事情,但是那時候的我之道心,我之炁,還能夠算是黃金了。”

“不必說是十成赤金了,那只是一大堆的雜物罷了。”

太上撫須笑道:“是上善也。”

“無惑,好道心!”

“但是,以五方鬼帝為核心,有七十二名地仙,並數不清的陰司幽冥之鬼參與的儀軌,縱然是仍舊遠不如【御】,那也是證道成為大帝的儀軌了,你師兄當年做的儀軌,未必有你這樣的煊赫霸道,可惜啊,若是無惑你眼下有真君之根基,或可成就大帝道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