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爐之下,六丁神火熊熊燃燒,丹爐緩緩旋轉,散發出強大靈韻,玉真壽元天蓬微笑微微收斂,他知眼前之青年道人雖平素懶散至極,尋常不肯動身,但是真的大事難以逃脫他的手段,鬥部之事極大,自是在他心中,於是也只微笑坐下,將蕩魔之事盡數道出。

玄都背對他,淡淡道:“是玄微他自己參與了此事。”

“一飲一啄,自有因果,皆為前定。”

“他既然願意拔劍,那麼被人盯上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這就是大道運轉的規律,萬物都有其代價,太上門人弟子,不入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之境界,不曾入得師門,那麼他自己的劫難,自然該由他自己去渡劫,貧道卻不會出手為他張名。”

玉真壽元真君詢問道:“哪怕是被人以大欺小,以強凌弱?”

玄都不緊不慢道:“也讓他吃個教訓,知道往後勿要強出頭。”

玉真壽元真君道:

“道祖一脈是這樣的嗎?”

玄都大法師平淡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是老師的道,萬物自有其規律,道門弟子就應該明瞭這些,而不應該以蠻力橫行,玉真,你連這些都不明白嗎?【吾】是不會為了玄微出頭的。”

“貧道要繼續煉丹。”

“汝退下吧。”

玉真壽元真君注視著清俊灑脫的太上玄都道人,嘆一聲氣,轉身離開。

玄都觀的大門關上了,兩個童兒看著自家的大法師在那裡煉丹,雙眸平淡,這一次的爐火甚至於都沒有出現半點的漣漪,其中一名童兒終於忍不住,拱手一禮,好奇道:“大法師,玄微師叔他是遇到危險了嗎?”

玄都平和道:“不是……”

“他的危險已過去了。”

“歷劫修道,這不是旁人能夠幫忙的,全然在於自己的領悟。”

“因為唯獨歷經風雨,才可成才,千雕萬磨,如磋如琢,才能讓璞玉綻放出流光,然而,我道門弟子可以承受風雨,卻不能容忍旁人以火燒之,如磋如琢是該的,但是旁人以斧子鑿子生硬地去砸,要砸破我之璞玉,童兒,該如何?”

其中一名童兒思索,回答道:“祖師曾言,報怨以德?”

玄都大法師笑一聲,淡淡道:“錯了。”

“第七十九篇,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想要解開大的恩怨矛盾,必然還會殘留下些許的餘怨,不可能徹底的解決。”

“想要以德報怨,卻不是上善之法門,最好的方法,就是一開始就不要出現恩怨。”

“是為【無為】。”

另外一名童兒道:“那麼若是結下恩怨了呢?”

玄都大法師不答。

童兒若有所思,總是想清楚了,太上無為不代表逆來順受。

卻有些疑惑,大法師的爐子為何今日不緊不慢的,就連六丁神火都沒有半點的變化,微微一怔,忽而瞪大眸子,似乎是想到了什麼,拿著手裡的玉如意輕輕戳了戳,那六丁神火竟然只是忽閃了下,最後竟然散開,化作一道氣息,消散不見。

這是……

這童兒震驚,卻發現自己買來的面具不知道什麼時候消失了。

!!!

什麼時候?

旋即更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