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大道君知道,眼前的道友是在說先前佛門欲要和道比肩的提議,旁人覺得是玉清大天尊傲慢霸道,但是他卻知道,在玉清眼中,最初的道演化出了三千世界一切事物,如同承載一切的大地,而其餘諸多分支,不過是大地之上的山,河,植物。

最初的祖炁為源頭,演化出了無數的修行法門和法脈。

以一棵樹,一座山的分量。

便說要和承載和繁衍一切的大地本身對標。

玉清當日並非震怒。

而是難得的失笑了。

可雖然歷經無數歲月,彼此都極為熟悉對方,上清大道君還是不願意認可玉清的嚴苛,懶洋洋地回答道:“所以呢,你也還是沒有能說服我,佛門這事兒便是揭過不提了,大不了,貧道不出門,便在這裡反思反思。”

玉清沒有點破眼前大道君的【反思】其實根本就是順勢偷懶。

只是忽而有所感應,平淡道:“既如此,那不妨你我二人,再賭一番。”

模樣清俊的上清大道君冷笑道:“賭?”

“不賭不賭。”

“你怕輸?”

“玉清不必激我。”

“當年你要證道,從自身斬出了過於沉厚的九陽之氣,因落入水中,走入大地,又受風一吹,便吹出了周天竅穴,化作了媧皇所捏的人族模樣,因九陽而醇,化作男子模樣,你倒好,覺得他既是你斬出的九陽之氣,便多少和你有所關聯,不肯因此而收入門中,覺得有失公平。”

“又覺得若是天資橫溢,如此拋棄又是對他不公平。”

“最後賭了一番,卻騙我去考核他。”

“確實天賦橫溢,便是收入門中,但是誰知那傢伙和你性情竟有三分相似。”

“古板得要死,都不知誰是老師,誰是弟子。”

“現如今證了太乙救苦天尊果位,又化分身十方天尊,漫天遍野的找我。”

“而今你還想要第二次?”

玉清大天尊拂塵掃過,不反駁,只是淡淡道:

“此番不以收徒為由,不看根基,不爭法門,只看眼光。”

上清大道君道:“只看眼光?”

玉清回答:“你我各自選一名後輩。”

“我尋一歷劫苦難之人。”

“你尋一隨性灑脫之輩。”

“你我早已避世,世人因果自有世人自己解決,便在此地。”

“且坐觀雲海五百年,看看五百年後,是我看重的人道行更高,還是你選擇的人更勝一籌。”

“如何,你可敢嗎?”

上清大道君淡淡笑了一聲,道:“有何不敢?”

“但是道友可勿要推占卜算,為其安排機緣的好,否則就無趣味。”

玉清頷首,淡淡道:“道友也需隨心隨意去尋,不可起了爭執勝負之心。”

“而尋一人,刻意傳法。”

“需起心動念,隨性隨心。”

兩位對彼此都極熟悉,都將彼此的後路堵死,約定不去推佔不去妄加干涉,只在此地卻看五百年後,待如何,玉清選擇之人則去歷劫,而上清選定之人,可傳法,但是傳法需要隨心意而動,不可起了勝負心而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