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曉白看著面前的負責人,頗為同情。這位電池研究團隊的負責人叫做卓青山,是深空科技從某高校挖來的能源化學教授,今年已經五十七歲。

整個團隊,都是卓青山一手建立,其中有兩名骨幹還是他的學生。為了研發新型電池這件事,卓青山耗費了不少心血,可距離孟曉白的要求幾乎遙遙無期,這讓卓青山都想忍不住來訴苦了。

“卓教授,你先別急,我們還有別的法子。”孟曉白安慰道。

卓青山無奈道:“孟總,您還沒明白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如果您想要的是市面上普通效能的鋰電池,我相信我們的團隊,用一兩年時間就能研發出來。”

“可您的要求寫著……續航要比現在最好的手機電池高出三到五倍!這……這不科學!”

“怎麼不科學?”孟曉白問道。

卓青山解釋道:“想要提高續航,電池的能量儲存量就要提升。比如說這手機電池吧,我們要提升儲能儲存量,要麼增加體積,要麼增加能量密度。”

“這體積能加嗎?”卓青山自問自答,“不能加,因為大家都在做超薄的手機,我們不能做一款大哥大。”

“那能量密度呢?”他繼續說道,“現在的鋰電池,幾乎已經把能量密度做到了最大。如果強行增加能量密度,就會增加爆炸的風險,之前就有過先例。”

“所以我們才要做新型電池,不能侷限於傳統的鋰電池。”孟曉白說道。

卓青山無語了,“道理是這麼說,可我醜話說在前面。研究新型的電池,不是什麼一兩年甚至三五年就有成果的。國際上都研究了幾十年了,也沒有什麼大突破。所以,到時候您別說我們團隊沒幹活。”

“哈哈,卓教授,您別擔心。我已經有準備了。”孟曉白笑道。

“什麼準備?”卓青山疑惑道。

“是這樣的,我們團隊還有一名技術專家。他身處國外,目前不方便來華夏,但是他對新型電池有非常高的研究。我已經聘請了他,他會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與我們分享。”孟曉白說道。

“誰啊?”卓青山更疑惑了,深空科技還請了誰?

“這個,他叫金木。”孟曉白說道。

“金木?好奇怪的名字,聽名字像是一個華夏人啊!”卓青山微微皺眉,“這個領域,我不記得還有這麼一號人物啊?”

在電池研究領域,那些著名的教授、學者,卓青山即便沒有見過,也都聽說過名字,但他是真的沒聽過這個。

“其實是個外星人!”孟曉白聽到小丸子在小聲吐槽著。

金木,就是鐵板的新身份。為了讓他能順利的加入研究機構,孟曉白耗費了一番力氣,給他建立了一個新身份。

他的新名字叫做金木,是國外某個小國的華裔,曾在國外某大學深造,現在名不經傳,但學術造詣極高。

這樣的身份,即便有人用心去查也查不到什麼問題。因為那個國家並沒有嚴格的身份管理制度,想要查清楚,幾乎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