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此事後,神皇問他憑什麼覺得自己可以不做軍卒,江春秋梗著脖子說自己武功高強。

那時,站在旁邊的國師忽然笑眯眯說:

“巧了,我們這的將軍武功都不俗,這樣吧,不若叫你與我們軍中的一位將軍打一場,你若贏了,便送你個大將軍的位子,如何?”

江春秋當時年輕氣盛,一口應下。

結果國師扭頭就將不久前收服的陳玄武招呼了過來……

比試的結局可想而知,江春秋被打的兩眼烏青,嘴角帶血,直接討饒,面癱臉的陳玄武這才收手。

江春秋也是個豪爽性格,打輸了,一聲不吭,扭頭就去領了長矛和布衫,真的從大頭兵做起。

之後開始征戰,只是每次傷養好了,覺得自己可以了,就跑去找陳玄武約架。

然後被揍得的兩眼烏青滾回去。

樂此不疲。

而每次兩人打架,國師都會拉著神皇在旁邊看戲。

江春秋的天賦也的確恐怖,雖然始終被陳玄武死死壓一頭,但偏有一股子韌勁。

同為武夫,他與陳玄武的風格卻也迥異。

按照神皇的說法:

“玄武有大將之風,最擅長戰場廝殺,每每縱馬率軍鑿陣,虎虎生風,且最難得的,是有統兵之才。

“而春秋武道天賦極高,但渾身一股子綠林豪俠氣,自由慣了,不喜統兵,每每上陣只顧自己廝殺,缺乏大局觀。可為勇將,卻非帥才。”

然而江春秋卻也不怎麼在意,按照他的想法,打架麼,要的便是一個暢快淋漓。

贏了大笑,輸了不過一死。

十八年後,又是一條懶漢。

統兵時那些條條框框,實在難受的很。

也直到那時候,他才意識到:

其實自己對做什麼將軍,或者在軍中建功立業並不是太熱衷,他只是喜歡肆意地打架。

並將打敗陳玄武當成了人生目標,只是始終未能如願。

直到某次,他意外發現陳玄武會偷偷與軍師見面,研究武道——那時候,他還不知道,其實那是在研究星官術法。

年輕氣盛的江春秋闖入軍帳,一臉“總算讓我抓到的表情”:“怪不得我總輸,原來你們開小灶!不公平!”

國師笑了笑,也不解釋,只是單獨叫走江春秋,開始指出他武道上的問題和缺陷,以及解法。

原來,國師每次看二人打架,並不只是取樂,也在觀察。

而江春秋更是第一次認識到,自家這個看起來身材單薄,更像讀書人的軍師,在武道上的造詣何等可怕。

原本一切都很美好,直到大軍準備離開當地,奔青州而去。

江春秋本想跟隨,但卻收到訊息,得知武林中四聖教肆虐,為了保護家族,他最終選擇瞭解甲歸田。

大軍送別那一日,江春秋依次給國師與神皇敬酒,而後總是板著一張臉的陳玄武走過來,只說了一個字:

“來。”

那是兩個人最後一次打架,這一次,江春秋贏了。

……

……

越州,山寨,燃燒著火爐的房間內。

季平安掐斷回憶,看向慢吞吞,頭髮凌亂的老友,笑著說道:

“江盟主,你我江湖一別,已是二百個春秋了。”

話音甫一落下。

原本如同過冬的棕熊,形貌邋遢的武夫頭髮下,眸中目光陡然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