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離陽更跟隨在藥神身邊,一同上山採藥,下水捉魚,行走過漫漫長路,救活無數百姓。

直到後來,常百草曾認真詢問,他是否願意跟隨他修行“藥道”,繼承他一身本領。

但當時揹負仇恨的離陽拒絕了,在藥神遺憾的目光中告別,一頭扎入紅塵,從此再沒有那般閒雲野鶴,整日研究藥理,治病救人的純粹時光。

直到多年後離陽修行有成,才得知藥神駕鶴西去。

大周國師時期也曾關注過,得知其繼承者便是江湖中的藥王派。

卻不想,幾百年過去,當初那個揹著竹簍,拄著一根竹杖,心懷慈悲的白髮老翁留在這世間的最後一點痕跡,也殘缺不全了。

季平安收回思緒,聽到面前的老醫師苦澀點頭,然後詢問道:

“老朽斗膽詢問,恩公從何處得知這‘還陽丹’方?”

他認為,眼前來歷神秘之人,乃是獲得了《常氏藥典》散落在江湖的下半卷,所以才能指點他完成這一爐藥。

季平安一眼看出他的想法,也懶得解釋,說道:

“我沒有看過你派的典籍,只是跟在一名老人身邊,學過一些藥理,大概猜得出你在做什麼罷了。”

老醫師不信,但不好反駁。

季平安笑了笑,忽然彎腰拿起旁邊幾張殘破的手抄藥典,老醫師身子顫了下,想要阻攔,但忍住了。

季平安看了眼第一張,搖頭道:

“後半截是你自己補的吧,還不錯,還原了個七七八八,但有三處錯誤,分別是……”

第二張:

“這個錯謬比較多,你似乎把一些錯誤的東西當成真相去推演了,不是的,真正的樣子是這樣……”

第三張:

“唔。這個還不錯,比較這齊全,但這個方子本身就有問題,沒必要還原,常百草記在書裡,可能是拿來當反面錯誤例子的,結果後世人亂抄,當成寶貝了……”

季平安一張張點評過去,隨口道出解讀,聽得老醫師震撼難言,激動地撈起紙筆記錄。

等季平安丟下最後一張,看了眼如獲至寶的老醫師,輕輕嘆息,說道:

“其實你沒必要對這藥典太在意的。”

“什麼?”老醫師茫然。

季平安說道:

“你可知,常百草被封為‘藥神’,為何留下的著作不乾脆叫‘藥典’而是偏要加上‘常氏’兩個字嗎?”

他回想了下某人當初的話,說道:

“因為他想告訴後人,沒有永恆正確的藥方,只有對症下藥,所謂的藥典,只是他個人總結的經驗,只屬於他自己,而非他人。

亦不是全然正確。所以,何必痴痴苦求所謂的原文呢,你們要做的,是不斷在前人的肩膀上添磚加瓦,或者乾脆推翻重建,這才是‘藥道’的真諦。”

老醫師如遭雷擊。

等他回神的時候,發現季平安已經不見了。

只剩下滿地的紙張,與手中乾涸的毛筆,他愣愣看了眼旁邊的徒弟,問道:

“人呢?”

短髮弟子撓頭說道:

“師父您一直在發呆,也不說話,那位公子就走了啊。”

老醫師大急:

“你這軟蛋,怎的將人放走了?都還不知他的身份。”

弟子說道:

“我知道啊,他就是今天指點陳宗師的那位公子。”

老醫師愣了,良久,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