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皮癢了?”

短髮弟子慫成一團,堆笑轉移話題:

“師父呀,你又在研究那‘還陽丹’的藥方啊,可您都琢磨了這許多年了,會不會是假的?”

江湖上,有當代“藥王”之稱的老醫師沉默了下,用爬滿褶皺的雙手撫平那本古籍,嘆息道:

“我不知道。”

“您不知道?”前者驚訝了。

老醫師神色悵然,說道:

“江湖人都知,我‘藥王派’一脈擅長治病煉藥,本門典籍,乃是一本《常氏藥典》,卻鮮少有人知曉,流傳到我手裡時,只剩前半冊。餘下的,記載諸多大藥的後半冊散落於江湖……偶有流傳,亦真偽難辨。”

“這幾十年來,為師各處行醫,也在不斷蒐集殘篇,試圖補全本門藥典……此乃我畢生宏願,這些年來,也的確蒐羅了一些,但因不成體系,許多知識以為師的學識,也是難辨真偽,更難以復原。”

“就如這‘還陽丹’,已經煉了不下百爐,卻仍未能成藥,若有朝一日,我死了,你要記得一定要將老祖宗留下的東西找回來,若能煉成這大藥,在我墳前知會一聲,也不枉為師這些年養你教你。”

老醫師聲音低沉,語氣蕭索。

短髮弟子聽得鼻子一酸,忍不住道:

“師父,我……”

老醫師見他一副要哭了的樣子,又不禁瞪眼:

“你個大男人像什麼樣子,你師父還沒死呢!去!滾去開爐!”

“哦。”前者一溜煙跑去院子裡,熟稔地搭建鍋灶,準備藥材。

等一切安排完畢,老醫師才恭敬地捧著泛黃的古卷,走到院中。

藉著燈火渡入一縷幽藍火焰,逐一拋入藥材,按照他嘗試補全,推演的丹方煉藥。

年輕弟子蹲在一旁專注學習,一時間氣氛靜謐,物我兩忘。

老醫師的表情也愈發嚴肅,額頭沁出汗珠,眼神中隱有焦急,似乎意識到這一次嘗試,也將失敗。

而就在這個時候,二人耳畔忽然響起一個清淡舒緩的聲音:

“靈火再小三成。”

“什麼人?!”短髮弟子一個激靈,猛地抬頭。

愕然發現,院門依舊緊閉,可一名穿著道人青衫,腰間懸著一柄劍的年輕人不知何時潛入,來到師徒身旁,負手觀察。

燈火映襯的臉龐上一片寧靜,有著一股暴風前不改眉頭的氣派。

“是你!”

他先是一驚,繼而認出了季平安,眼睛亮了起來,彷彿看到偶像。

但緊接著,他想起師父在煉藥的關鍵階段,絕對不能受到干擾,便硬著頭皮拎起木棒:

“速速退去,不然我……”

“住手!”

突然一聲厲喝,打斷了他的動作,短髮弟子愕然扭頭,發現竟是師父在呵斥自己。

鍋灶前,老醫師望著減弱了三成火後,鍋中藥材的焰色變化。

溝壑縱橫的臉龐上,一雙眸子灼灼發亮,他沒有理會弟子,抬頭死死盯著季平安,彷彿想說什麼。

“茯苓。”季平安輕輕開口,“三灼三出,只取末端四指。”

老醫師神色一變,短暫沉默,袍袖一擺,抓出備好的藥材過火三次,按照季平安的說法入鍋。

“慢了些,”季平安點評道:

“這一工序須五息內完成,否則成藥後,藥力會折損至少兩成。”

“成藥?!”

老醫師喉嚨裡,滾出近乎嘶啞的聲音,似是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