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感言(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記得,在哪裡讀過一個說法:一個人一生的表達,存在一個總量。說的多了,留給寫的就少,反之也成立。
所以喜歡說話的人,較少留下著作。
所以大多數作者,給人的印象是沉默寡言,因為多說一句,留給文字的就少一句。
這當然是個浪漫的說法,事實則更要殘酷許多。
傾訴欲、表達欲從來都是消耗品,補充起來卻很難。
……
這本書創作前,我被斃了四個題材,廢掉了四部大綱、五個開頭。
一次次構思新題材,然後耗費時間做大綱、設定,寫滿資料夾。滿心期待地將開頭遞給編輯,再滿心失落地拋掉。
推倒重來。
每一次,都是對創作熱情的打擊。最後一次,春節期間遞大綱給編輯,她拿不準,又遞給主編幫忙看。
主編的回答很簡潔:換個題材吧。
我:……
心裡關於創作的火苗,“噗”的一下就滅了。那幾天,我躺在老家的屋子裡,大腦一片混亂,只有一個念頭:
先別考慮寫啥題材啦,保住創作熱情先!
於是,在新年的爆竹聲裡,開始看書掃榜,火苗勉強保住了,但新的問題接踵而來:我還是不知道新書寫點啥。
在群裡傾訴,有書友說:那就先休息,等靈感來了再說。
我一臉苦相,心想說易行難,等靈感來了再工作,那是藝術家的特權,不是網文作者能奢求的。
網文是一項工作,你不能指望靈感來了才碼字,而是要榨乾腦力,擠出內容,無論颳風下雨,有沒有靈感和狀態,都能有一點點收成。
後來,這本書開頭寫好,丟給編輯審稿的時候,我心裡說:就算你覺得這個不行,我也堅持要寫。
實在不想再推倒重來了,要吐了。再折磨下去,熱情就真保不住了。
好在,結果是ok。
那就寫吧……雖然同樣是仙俠題材,之前有過部分經驗。但事實上兩本書差別還挺大,無論寫法,還是內容,都需要重新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