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笑話有點地獄。

不過看奉國教授的表情,似乎對這個人沒什麼惡感。

表情還有些落寞。

看來他是真的很懷念那個時期。

林碩說道,“教授,節哀順變,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了,人要向前看。”

奉國教授笑罵道,“你小子還安慰上我來了,我走過的路比你吃過的鹽都多,當年的科研可不像現在有儀器,掃一下就行了。那個時候,要我們上山鑽洞過水,死的人可不止他一個,但胖的人,確實只有他自己。”

“算了,不說這些了。”奉國教授指著秦闖,“你來。”

秦闖沒那麼多心思,是個老實肯幹的人,拿起錘子就開始叮叮噹噹砸了起來。

鐵砧上,有數道很小的凹槽。

將鐵片壓在上面,用力捶打後,就可以得到一根較粗的鐵絲。

再將鐵絲放在另外一個更細的凹槽內,反覆鍛打,最終鍛造出粗細適當的鐵絲來。

在奉國教授的指揮下,一根根通紅的鐵絲被加工出來,放在一旁自然冷卻。

林碩在一旁看著,幫不上忙,問道,“教授,這些東西是幹嘛?”

奉國教授抬起頭,“你很閒嗎?”

林碩尷尬地笑了笑。

奉國教授丟給他兩塊木頭,刨子,還有銼刀,“去,修兩個圓頂出來。”

林碩不解地問,“教授,你總得給我一個參照物吧?”

奉國教授說,“我要做安全燈,又叫戴維燈,聽過沒?”

林碩茫然地搖了搖頭。

奉國教授解釋說,“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英國四處開採煤礦,以支撐他們日益龐大的工業生產。但是當時出現了一個難題,他們的照明裝置的是火把和煤油燈。

煤礦中的瓦斯和甲烷等氣體,遇到明火就會爆炸,因此發生了多次礦難。

在1814年的時候,英國皇家研究學院教授,漢弗萊·戴維,利用銅絲網罩,發明了安全燈,後世又稱之為戴維燈。

原理就是利用金屬網,分散火焰的熱量,將燃爆限制在燈內,降低溫度。

只要與外界接觸的銅絲網,達不到引爆的溫度,礦內也就安全了。”

奉國教授說完,林碩恍然大悟,“還可以這樣,只加一個金屬網就行了?”

奉國教授說,“當然不是,戴維燈雖然減少了礦難的實際發生機率,但終歸不是百分之百能保障安全,最好的方法是用電弧燈,可惜我們目前的水平做不到。

後來史蒂芬孫改進了戴維燈,利用空氣流通的原理,讓戴維燈變得更加安全,其中的原理很複雜,和你說了你也不懂。

你只需要知道,我要做個燈,然後給我製作兩個圓頂出來就可以了。”

林碩再一次感受到了知識的偉大。

奉國教授主修的是地質學,這些知識對他來說,就和我們吃飯喝水一樣,刻在了腦子裡。

林碩的手還是很靈巧的,很快就只做出了兩個圓頂出來。

奉國教授又丟給他四根約二十公分長的鐵棍,“連起來。”

林碩在圓頂上鑽孔,將兩個圓頂連線在一起。

奉國教授看了一眼,又說道,“再做幾個和圓頂同樣大小的薄木片,中間要鑽孔,孔洞要從上往下,逐漸變窄,弧度最好在二十七度左右。

這可難倒他了。

木板好打磨,孔洞也好鑽,弧形的下陷式孔洞,那得用砂紙一點一點地打磨出來。

等林碩打磨好的時候,天已經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