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70章 鐵礦石(第1/2頁)
章節報錯
鐵礦石的發現無疑是振奮人心的好訊息。
奉國教授手捧著一塊黑褐色,偏黃的石頭。
石頭有砸開的痕跡,上面能清晰地看出金屬的紋路和光澤。
奉國教授激動地說,“林碩,我們的這座山頂上有大量的露天鐵礦,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林碩對野生礦產資源這方面不太懂,看著奉國教授激動的模樣,配合著問,“意味著什麼?”
奉國教授大聲說,“意味著我們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只需要挖掘,開採,開窯,鍊鐵,我們就可以將鐵提煉出來。”
林碩注意的是提煉兩個字,拉住奉國教授的手,也跟著激動起來,“您的意思是,我們現在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也能冶煉出鐵?”
他是知道野外的鐵都是氧化鐵,沒有純鐵。
想要提煉出來,需要的步驟繁瑣,而且還要大量的相關知識。
除此之外,溫度也是大問題。
木柴火焰的溫度最高也就六百到八百度,煤炭的溫度能達到一千二百度,但問題是,鐵的溶點在一千四百度。
這只是初步融化成鐵水,想要分離出鐵中的雜質更加麻煩。
所以林碩聽到奉國教授說發現鐵礦,才會表現得意興闌珊。
他們如今真正需要的是煤礦。
隨著人口的增多,附近的樹林被嚴重砍伐,這樣下去,木材早晚會消耗一空。
即將入冬,他們需要取暖,對木材的需求進一步加大。
如果有煤炭資源就好了。
可是他也知道,煤炭資源大部分都在幾百米深的地下,不像鐵礦一樣露天的比較多,全國的露天煤礦也才五處而已。
在沒有工業深挖探測的情況下,屬於可遇而不可求的資源。
面對林碩的提問,奉國教授給出肯定的回答,不厭其煩地給林碩科普,“當然可以,歷史上的第一塊生鐵,就是利用爐窯和風箱,將溫度提高到一千六百度,冶煉出鐵水。再使用自然環境中的還原劑,去掉雜質,最後用木頭模具定型。”
有鐵器,他們的生產力會進一步地提升。
林碩興奮地問,“現在就能開採冶煉嗎?”
奉國教授說道,“可以,不過我需要幫手,開採礦石從山上背下來,至少需要六到八個人。堆砌爐窯,說實話,我也只是在書本上看過,沒有親自嘗試過,所以需要四個人協助我慢慢嘗試。還需要將礦石砸成小塊,方便融化,鐵礦石的質地比較堅硬,這是一個費時費力的活兒。”
又是人口。
林碩現在快要被人口給憋死了。
亂石村的人口已經達到極限,如果再增加,今年的糧食供給就不足了。
只有等到明年,新開墾的田地有所產出,擴大糧食產量,才能養活更多的人。
可若是人口不夠,生產力就不夠,如今他們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
見到林碩的表情,奉國教授詢問,“是有難度嗎?”
林碩苦笑道,“不是有沒有難度,是我們沒有這麼多的人。”
奉國教授問道,“隨我一起來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