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發展集體經濟(2)(第1/2頁)
章節報錯
生產隊長們的意思很明顯,塘梗可以利用,但是要和責任地一樣,承包到戶,私分給群眾種菜。
事實上,東灣四個組的當家塘,上游塘梗,大多已經被瓜分,做了各家各戶的菜地。
種菜需要經常澆水,塘梗做菜地,灌溉用水很方便。
振華髮了一圈香菸,說道:“各位生產隊長,你們都是種田能手,莊稼人中的老把式。塘梗種菜或者其他旱地作物,雖然有一定的經濟好處,但是也對水利工程造成了破壞,水土流失嚴重。這個道理,大家肯定比我明白。好比二組的當家塘,我們這次整修了一個月,才恢復到以前的規模。如果栽種樹木,一樣有經濟收益,同時也能護埂護坡,保持當家塘的蓄水量。”
二組的生產隊長湯文理髮言,說道:“我們二組的當家塘,四方塘梗之中,已經有兩條塘梗做了菜地,現在想收回來,不可能。”
振華笑道:“那還剩下兩條塘梗,我們可以利用起來啊!”
湯文理一笑:“振華你也種了好幾年的地,還不知道農村的情況?剩下的兩條塘埂,不適合栽樹,因為大家經常拉著牛路過,樹苗都被牛糟蹋了。尤其是夏天,你栽下去的樹,就現成的栓牛樁。要多大的樹,才能經得起牛折騰啊?”
振華點點頭:“這也不是大問題,我們村子裡的耕牛,已經減少了一半。預計三年之內,所有的耕牛都會被手扶拖拉機代替。大家平時愛護一點,樹木一定可以成材。”
三組的生產隊長叫做趙成忠,也是振華的本家叔父,說道:“有人偷樹又怎麼辦?小孩子調皮,折斷樹苗又怎麼辦?”
振華笑道:“成忠叔,如果我們什麼都怕,那就什麼都做不成。我會加強宣傳,禁止偷樹;小孩子調皮,我也可以聯合學校,展開教育。”
湯文理一笑:“既然振華都說到這地步了,那就幹吧,反正不用我們花錢,無非是出把力氣。以後能掙錢更好,不掙錢也不虧什麼。”
莊稼人有的是力氣,植樹造林,也就多出幾個工的事。
其他幾個生產組長看見湯文理表了態,也只得點頭,表示支援振華的工作。
振華道謝,然後安排工作,第二天實地檢視,確定各組的栽種範圍,組織勞動力加寬塘埂。
如此一來,當家塘得到了整修,植樹造林的面積也出來了,算是一舉兩得。
振華忙忙碌碌,在四個組之間奔波,協調各種工作,做出整體規劃。
冬至前兩天的晚上,宜蘭看著振華直嘆氣,說道:“振華,我覺得你當村幹部,當得走火入魔了。村上沒有任務給你,你自己卻沒事找事,整天忙得四腳朝天,唉……”
振華心懷歉意,拉著宜蘭的手:“宜蘭,實在是辛苦你了,又要帶孩子,又要忙著家務。我……也不是走火入魔,只是想著儘自己的努力,看看能不能給大家做點事,改變改變家鄉的貧窮。你知道,我沒考上大學,心裡多少有點自卑。給鄉親們做點實事,雖然自己不掙錢,但是至少體現了自己的價值。”
宜蘭苦笑:“我看你還是慢慢來吧,村裡有人在說,你想做書記,所有整天忙著表現。”
振華呵呵一笑:“這是宋家財說的吧?”
做書記,振華也想過。但是振華知道,這一天還早著,或許一輩子都做不了書記。河東鄉十幾個行政村的書記,就沒有三十歲以下的,大多都是四五十歲,甚至五六十歲的人在擔任。
宜蘭翻白眼:“應該是郝國蘭說的。”
振華笑道:“我要是真的當了書記,也跟齊磊一樣,打個提籃禮送給郝國蘭,感謝一下她的金口玉言。”
冬至過後,鄉里果然為東灣村爭取了八百棵速生楊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