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華只好接受任務,挑選了兩名民兵,又特邀高三爺作為技術總指導。振華可以維修六馬力柴油機,但是對於大型機器很陌生,必須有高三爺坐鎮,心裡才踏實。

端午節當天,振華帶著隊伍,匯入河東鄉鄉民兵突擊連,開赴江南,參與兄弟縣市的抗洪救災工作。

河東鄉的抗洪戰鬥位置,處於長江的一條幹流上。

河東鄉民兵突擊連的任務,是在這條幹流沿線增設排洪點,利用柴油機水泵洩洪,以保證大壩的安全。

振華所帶的東灣村民兵班,負責一個排洪點,要求安裝六臺水泵,並且一直看守維護,加油加水,直到抗洪任務結束。

高三爺是專家,帶著大家安裝除錯。

當天晚上,六臺機器同時發動起來,轟鳴聲震耳欲聾。

振華本以為只是看守柴油機,任務輕鬆。機器響起來的時候,振華才知道這工作並不簡單。

抗洪初期的三天裡,暴雨如注,一刻也不消停。

振華等人就住在臨時搭建的簡易窩棚裡,幾乎無法安睡。尤其是入夜以後,氣溫陡降,江風又大,感覺比三九天還要冷。

後勤保障部隊負責每日的伙食,有魚有肉,但是沒有白酒。

高三爺開了小差,偷偷溜出崗位,跑了十幾里路,買來一大桶白酒,用作夜裡禦寒。

第四天天氣轉晴,振華卻發起了高燒。

後勤醫療隊給振華開了藥,建議他撤出抗洪一線,去後方修養。振華卻仗著年輕,輕傷不下火線,硬生生地挺了過來。

十天以後,梅雨期即將結束,天氣持續晴朗,汛情漸漸穩定。

振華圓滿完成了抗洪任務,帶隊回家。

十來天的抗洪,耳邊一直都是大馬力的機器轟鳴,任務結束以後,振華等人還是不習慣,似乎那突突突突的柴油機轟鳴聲還在耳邊。這種現象,一直持續了三四天才漸漸消除。

這時候,宜蘭正在鄉衛生院裡待產。

看見振華回來,宜蘭喜極而泣,說道:“咱們的孩子真懂事,你不回來,孩子就是不出生……”

振華握著宜蘭的手,笑著安慰:“辛苦你了宜蘭,還好我在孩子出生前趕了回來,可以照顧你的月子。”

振華的老爹,卻焦慮不安,盼望著宜蘭這一胎是男孩,又擔心她再生女孩。

五月十七日凌晨,一聲啼哭從產房裡傳來,孩子出生了。

護士向振華報喜:“是個男孩,母子平安!”

“謝天謝地,謝謝趙家的列祖列宗!”趙成海激動得熱淚盈眶,恨不得跪下來,朝著祖墳方向磕十八個響頭!

振華也激動不已,急忙奔進產房看望宜蘭。

宜蘭很虛弱,臉上卻也帶著笑容。

雖然說時代進步了許多,人們的觀念有所好轉,但是宜蘭知道,在重男輕女思想根深蒂固的鄉下,如果自己再生不出兒子來,恐怕要被公公婆婆憎惡一輩子!

現在好了,宜蘭可以安心了。

振華輕輕握著宜蘭的手:“宜蘭,你受苦了。”

宜蘭一笑,問道:“兒子像你……還是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