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華一言不發,看著趙文樂調解鄉里糾紛,偷師學藝,心裡很是佩服。

趙文樂勸下了邱厚明,又帶著振華來找豆腐匠邱厚軍。

邱厚軍一聽趙文樂的話,立刻拍胸脯說道:“沒問題,我給邱厚明做一個月小工,不要錢,只要他的房子不超過我,不給我難堪!”

“行,現在就跟我一起,去和你堂弟說清楚,然後我還有別的事。”趙文樂一笑,扯著邱厚軍來到隔壁。

兩兄弟在趙文樂的調解下,終於重歸於好。

邱厚明重新放了石灰線,將宅基地整體後移;邱厚軍扛著鐵鍬,來給堂弟做小工挖地基。

趙文樂抱拳告辭,帶著振華去找劉志高。

走在路上,振華說道:“二爺爺,薑還是老的辣,你處理鄉里糾紛的藝術,值得我學習一輩子。”

趙文樂呵呵一笑:“等我把這三件事全部處理好了,再跟你說道說道,分析分析。”

劉志高上午沒事,沒有鄉親來加工稻穀和豬飼料,也沒有農活,窩在家裡看電視。

趙文樂一進門,就笑道:“高三,最近武功長進不少啊,聽說又打架了?”

劉志高咧嘴一笑,掏出香菸來:“你怎麼也知道了?是振華跟你說的?”

“我有千里眼順風耳,你在家裡做什麼,我都知道!”趙文樂接過香菸,搖頭道:“你哎你呀!一把年紀的人,還跟愣頭小夥子一樣。什麼年代了,還打架?再有幾年就要帶孫子了,這火爆脾氣,也該收一收!”

劉志高拉著趙文樂和振華坐下,說道:“夏同友這小子太愣頭青,我跟他說道理,他罵我。我一時沒忍住,就揍了他一頓。好歹我也跟他老爹平輩的,被他罵了,叫我怎麼忍?”

“多大的事情,就忍不了了?揍人家一頓,解決問題了嗎?”趙文樂埋怨道。

“沒有解決問題,但是至少出了一口氣!”劉志高嘿嘿地笑。

趙文樂連連搖頭,說道:“桐城的六尺巷,知道吧?千里家書為堵牆,讓他三尺有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田地這玩意,千年換百主,又何必動氣?”

“行行行,我說不過你,你說咋辦就咋辦!”劉志高倒也爽快。

“多謝給我面子,夏同友開的缺口,先放那裡,我去找他大哥聊一聊。”趙文樂告辭,又帶著振華去爭執現場看了看,再去找夏同友的大哥夏同南。

夏同南三十多歲,還算耿直。

趙文樂笑道:“同友還年輕,不知道舊道古制的規矩,但是你肯定知道。同友開的缺口我看過,的確是破壞了農村的老規矩,對高三的莊稼造成了一點影響。”

夏同南皺眉說:“我也知道是同友不對,可是我們生氣的是劉志高動手打人,有話說話,他憑什麼動手打人?”

“我聽高三說,是同友開口罵人的,才導致矛盾升級。”趙文樂笑了笑,說道:

“不管怎麼樣,鄉里鄉親的,和氣最重要。同友開的缺口,就放著吧,算是劉志高賠禮了。至於三沖田的莊稼受水,我讓振華吃點虧,幫高三清理一下水溝。反正你們都有理,就振華沒理。當村幹部嘛,都和童養媳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