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節 研發,改良(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根本沒有興趣去幹什麼地方官,現在這個位置才是最適合他的。
從小就沉迷於奇技淫巧知道的他最喜歡乾的就是設計製作各種手工裝置,後來又對術法之道產生了興趣,蓋因術法一道中許多對他的設計製作有促進和啟迪作用,再後來在掌握了一些術法的基本原理之後,他又迴歸到本來,重新對各種機械裝置的設計製作迷戀起來,父兄的勸導,外人的白眼,都沒有能影響他的這個愛好興趣。
一直到濠州入淮右,江烽將他引薦到了道藏材官所,他才如同被引入了一個大觀園,才發現在這裡居然有如此多的人和他有同樣的興趣和愛好,相互交流切磋學習,激情四溢的幹著他最渴望乾的事情。
這裡才是他的樂土,他甚至可以在這裡一連呆上十天半個月而不回家,為了一個疑點一個問題,他可以廢寢忘食徹夜不眠的研究三日。
而所有這一切都可以在今日得到驗證,這才是最快樂的時候。
楊魯參加了對投石車的改良製作工作。
對投石車的改良主要從兩方面,一是提升射程,二是提高關鍵機件的耐久度。
提升射程主要從扭簧機件的質量提升來解決,這種專用金屬件的製作相當複雜,如果沒有道藏所銳金堂和離火房的技術支援,首先在這種明顯是混合金屬的煉製上就難以突破。
楊魯幾乎是親眼看到了這種據說混合了烏金、寒鐵以及秘銀的這類混合物在爐膛中不斷打造成型的過程。
這種拉伸性一般但是一旦採取特殊扭制方式製作出來的扭簧卻有尋常扭簧五倍以上的扭力,而一旦他透過特殊機件將其傳導到投石車的投臂上,可以使得投臂以更快的力度更兇猛的力量投出更大的石塊,投出的距離更是遠遠超過了普通的投石車所能企及的距離。
單單是扭簧還不夠,粗若手指的扭簧根本不是一般人能絞動的,哪怕是透過絞盤來實現力量的疊加積累,仍然非常困難,這就需要在設計上的改進,透過絞臂距離的延伸,多個齒輪件對力量的分解來實現。
總而言之,楊魯算是真心實意的服了氣,最初進入道藏材官所時還有些矜持自傲,但是當慢慢接觸多了,他才發現自己的那點兒智慧頂多也就算是一點兒小聰明,或者說就是有點兒天資,但是在上百人的智慧匯聚碰撞下,才強悍的天才也望塵莫及,更不用說這些人一樣都是這個行道的佼佼者。
採用了烏金、秘銀和寒鐵冶煉出來的合金同樣用在了車弩的絞簧上,這種絞簧也是弩車最重要的機件,而且這種絞簧還和同樣具有強悍力量且帶有一定術法特性的蛟筋混合使用,其威力更是超乎尋常。
只不過蛟筋素來罕見,若不是江烽一行在雷澤屠蛟獲得了一條完整的蛟筋,然後用於對重型弩車的改造,也不可能達到如此效果。
但即便是有這一根完整的蛟筋,也只夠滿足六臺重型弩車所用,而像其他重型弩車就只能全部採用特製絞簧來解決了。
器械裝備部隊的人員分為兩類,一類是操作人員,一類是保障人員,而在平時這兩類人員都是經常在一起,訓練時操作人員有自己的規程,而保障人員則是在出了問題狀況之後才來進行維修保障。
但是在戰時,雙方就需要同時合力,保障人員需要隨時觀察發現問題,同時一旦出現問題就要立即處理解決,包括準備好足夠的備用件和替換工序。
楊魯仔細觀察著重型弩車的操作裝配。
相較於投石機,這種重型弩車的複雜程度猶有過之,射程不但超過投石車,而且其射擊精度也遠遠超過了投石車。
按照材官所最早的設計,重型弩車從最早的單排橫列改成了立體式分隔裝置,相當於以一種錯格式的縱置,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利用每一輛弩車,而原來每輛弩車可以安裝七枚弩矢,而現在透過縱置之後安裝的弩矢可達三倍二十一支弩矢,而且由於設定了專門的瞄準框和角度微調轉盤,可以透過觀察哨來觀察射擊區域,進而進行精度射擊,達到最佳射擊效果。
可以說現在的重型弩車與投石車基本上實現了精度射擊和區域打擊的絕佳配合,乃是淮右現在攻城的最大倚仗。
若是沒有這兩個經過不斷改良和進化的裝備,江烽根本就不敢來冒這個打青州城的險,或者說青州城防禦體系可能給淮右軍帶來的巨大損失也不允許江烽這樣冒險。
要知道按照現在常態化的攻防損失比例,想要拿下青州城,恐怕淮右起碼也要付出三萬以上的損失,這還是在沒有計算夫子損失的前提下,這是江烽現在無法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