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節 使團(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種設立軍鎮和大總管府的規制只是在初唐時才有了,後來隨著安史之亂和黃巢之亂後,節度使、觀風使、防禦使這些才是主流,要麼就是直接封王立國,比如梁晉吳越。
現在江烽卻提出了設立兩百年未設的大總管府,統轄五鎮,這也就罷了,五鎮的轄地卻是有些出入,比如武寧鎮把潁亳納入,淮右鎮把光州、舒州與和州納入,天平鎮將曹濮二州納入,這都很容易引起紛爭。
潁亳現在被蔡州袁氏控制,袁氏與朝廷關係也十分密切,朝廷肯定不會承認,當然你能擊破袁氏控制潁亳,那又另說。
光州也就罷了,畢竟當初一直在淮右手中被南陽奪去,朝廷也沒有承認南陽對光州的佔領,還有舒州與和州,和州和滁州當初是屬於李吳,但李吳本身與朝廷關係不睦,現在劃給淮右倒也沒關係,舒州這是附庸州,也說得過去。
再有就是曹濮二州,如果說是一年前,江烽敢這麼要求,朝廷肯定求之不得,能離間大梁與淮右關係,當然樂見其成,但現在大梁明顯已經有些撐不住晉軍的攻勢了,如果淮右再在背後來這麼一刀,恐怕大梁就真的要崩了,這是心態已經開始轉向的朝廷不願意見到的。
所以這種情況下,郭韜此次來淮右,也就是要就五鎮的轄地與江烽好好談一談,進而也要了解淮右下一步的規劃,甚至也要做一些遊說工作。
當然,一觀淮右軍容絕對是重中之重的重頭戲,要全面評估淮右軍的實力,必須要親自接觸觀察,得知淄青軍剛過兩天去了蕭縣那邊,郭韜就十分遺憾,甚至琢磨著要去蕭縣一看。
那劉延司也算是平盧王守忠的得力大將,現在就這麼心甘情願歸附江烽?這支淄青軍的戰鬥力究竟如何?
沒看見淄青軍,幸好這武寧軍又來了,還是王守信為都督,這就更好了。
騎隊開始過來了。
武寧軍的軍服仍然是駁雜的,這也是無奈之舉,實在是淮右膨脹得太快,整個軍隊的體系都在發生劇烈的變化,像現在江烽麾下各軍,基本上都已經被打亂了,除了最早的淮右外,從廬州的忠正軍和德勝軍、徐州的感化軍、兗鄆沂的泰寧軍到平盧軍和淄青軍,軍裝就各不相同,這也使得在短短一年多時間裡要完成這些軍隊的整編成為後勤部門的噩夢。
各種顏色各異的軍袍要想一下子換成統一的服色,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按照後勤部門的估算,起碼需要三年時間才能完成全面換裝,這還是要在五鎮軍隊不繼續擴張的情況下。
江烽給後勤部的命令是兩年必須完成換裝,這讓後勤部門叫苦不迭。
好在後勤部門也有奇招,為了區分各軍,同時也讓彭城郡公麾下軍隊與其他藩閥軍隊有所區別,臂章和肩牌就開始使用起來。
猩紅寬大的布質臂章證明這是屬於彭城郡公的軍隊,而臂章上的圖案則能區分各軍所屬鎮,而肩牌則能體現職銜。
這個建議獲得了江烽高度評價,實際上他本來也想這麼搞的,沒想到被人給搶了先,鬱悶之餘也讓他意識到許多東西隨著他的到來開始在發生變化而出現。
像武寧軍的臂章是一段城牆垛口,意味著捍衛保衛的意思,而淄青軍的臂章圖案則是一座山峰,取義泰山之雄奇,無人能敵;而淮右軍的臂章圖案則是一個刀刃,意味著無堅不摧;天平軍的臂章圖案則是猛虎頭顱,意味著勢若猛虎;平盧軍的臂章圖案是一根巨樹,意味著根深蒂固,無人能撼動。
總而言之,這些各鎮軍的臂章圖案力求簡單,寓意深刻就行。
“呵呵,郭公言重了,守信將軍深孚眾望,乃是武寧軍當之無愧的都督,未來相信郭公可以見到守信將軍在中原大地上攻城略地。”江烽的回應也是意味深長。
郭韜微微皺眉。
他一直在考慮怎麼來說服江烽不要摻和中原之戰,而應當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南面,也就是淮南和江南上。
在他看來中原之戰,就算是沙陀人擊敗了大梁,那麼南陽和蔡州都不會輕易放手,而沙陀人擊敗大梁之後也需要喘息休整,與南陽和蔡州勢必形成僵持之勢,淮右這個時候完全沒有摻和進去,而應當努力在南面發力,一方面依託平盧諸州、兗鄆沂和淮北之地休養生息,積蓄實力,另外亦可在楚揚二州上做一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