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節 惺惺相惜(第2/2頁)
章節報錯
大梁有無決心一舉滅蔡?
江烽覺得這一點很可疑。
制約大梁決心的因素太多了,內外皆有。
外部有大晉、泰寧軍、感化軍以及關中,現在南陽被分化,劉玄成為大梁盟友,但大梁還有很多問題。
大梁內部的分歧是根本。
大梁成立數十年,當年朱溫立國時的血性和勇氣已經被磨滅得差不多了,或許在面對外敵入侵時,梁軍還能爆發出一戰的勇氣,但是在主動對外攻城略地上,已經沒有了往日的進取心。
三代梁王,除了首任梁王朱溫外,前任梁王朱友貞和本代梁王朱允均無開疆拓土之志,安於現狀。
之前大梁內部雖然也認為蔡州是心腹大患,但是總還是覺得大晉才是最大的威脅,所以對蔡州一直是採取安撫籠絡之策,可對大晉,大梁卻又無可奈何,所以這種戰略目標上的模糊使得蔡州實力迅速膨脹起來。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這就是江烽給大梁對蔡州政策下的評語,放任蔡州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結果尾大不掉,反噬大梁。
現在大梁深刻意識到了蔡州的威脅,卻又已經有心無力了,所以才不得不想方設法把南陽拖進來,從目前來看,這一步走成功了,但是聯手南陽就能一舉成功麼?
江烽覺得大梁和南陽,尤其是南陽還是小覷了蔡州的韌勁,尤其是在背後更有關中李氏穿針引線,再加上南陽吞併安州給杜氏也帶來了極大刺激,這些都使得這一聯手滅蔡的動作力度可能會受到多方牽制。
既然大梁、劉玄可能會在聯手滅蔡上有波折,江烽覺得那就不妨可以在光州得失上搏一把了。
江烽覺得自己是不是表現得太過於愛冒險搏一把了,連眼前這個傢伙都都能從自己短短半年內的活動軌跡中判斷出自己酷愛冒險,賭性奇大。
只是他們卻不知道處於這個位子上那也是不賭不行。
江烽堅信,隨著時間推移,那種諸藩和睦相處的局面不會持久,只要有一條鯰魚攪合進來,那麼這種局面就會被逐漸打破。
而蟻賊這條鯰魚已經進來了,蔡州和劉玄也都表現出了足夠的野望和進取心,像前幾十年那種大家和睦相處間或夾雜小打小鬧的局面就不會持續太久了。
自己既然身處這個亂世,又不幸的忝居這個連小藩閥都還算不上的固始軍指揮使位置上,就不得不為自己這個群體的前途奮鬥努力。
給自己和平發展的日子不會多,那麼就只能抓住一切時機來壯大自己,冒險也是迫不得已之舉了。
“那過之覺得可行麼?”江烽笑得更加開心燦爛。
就像是嗅到了血腥氣味的餓狼,張挺目泛奇光,忍不住舔了舔自己的嘴唇:“為何不行?天予不取,必受其咎!縱然這其中有幾分兇險,但是江大人之前兩戰中哪一場又不兇險?”
“呵呵,過之,雖然這種誇讚聽起來有點兒帶貶義,但是我還是很喜歡聽,我接受了,嗯,人坐在屋裡都還有屋子突然垮了壓死的風險呢,更何況打仗?你說可行,可有依據?”江烽漫聲道。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張挺腦子急速飛轉,他也是越來越佩服江烽的膽魄了,這種事情居然都敢做?還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呢,一旦被拆穿,只怕就要成為眾矢之的,在諸藩之中就再無容身之地。
但是越是這種膽大包天之舉才是越是能激起張挺的興趣,這一趟來固始看來是真來對了。
“不知道江大人準備如何給劉玄一個交代?真要先接下光州,再邀請對劉玄駐兵光州,以示坦誠?那關中那邊又如何交代?我不信江大人願意放棄澮州設州之舉,恐怕江大人更看重澮州吧?”
張挺沒有回答江烽的問題,反而連問江烽幾個問題。
這的確是幾個棘手的問題。
江烽很清楚如果不能得到劉玄的諒解,這光州城是坐不穩的,若真是招來劉玄的攻擊,那反而成了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江烽甚至可以肯定一旦自己進駐光州,只怕尉遲無病這個傢伙還會有一連串的手段出來,迫使自己和劉玄反目,所以在此之前就必須要把劉玄這邊搞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