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一點都沒錯。

因為這世上至少有一半的人終生無法突破草壺級,那塊黑乎乎的木牌也必將伴隨他們一生。

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是因為窮。

馭氣師修行,除了依靠天資和努力,還要攝入大量的補藥,以便讓肉身適應靈氣的強度,沒有強大的修煉資金做支撐,修行提升的速度是極其緩慢的。

這年頭,窮人太多,草壺自然也太多,白淺一級的馭氣師在市井中就比較少見了,青囊更是稀有,金鼎一級的馭氣師更是隻有在世家門閥,或者一些大型的宗門中才能見到。

在一般的平頭小民眼中,金鼎級的馭氣師,那就已經算是人中龍鳳了。

可實際上在世家門閥之中,這個級別的馭氣師卻很常見,為了區分金鼎級馭氣師的修為高低,海廷又在金鼎的基礎上設定了第五個級別:玄鎮。

達到金鼎以上級別的馭氣師,會在純金腰牌上懸掛一些用玄鐵打造的鎮錘,那種玄鎮的大小和花椒粒差不多,分量很輕,腰牌上掛了多少玄鎮,就說這名馭氣師的級別是金鼎多少鎮。

比如一個金鼎級馭氣師的腰牌上掛了十三枚玄鎮,他的級別就是金鼎十三鎮。

說起來,太歲也是近幾年才弄明白馭氣師是如何分級的,以前他對此並無任何興趣。

原因無他,就是因為太歲根本看不上這些馭氣師。

在他眼裡,一群弱者還要分出等級來,比比誰更弱一點,本來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

沒錯,太歲也是修行者,但他和馭氣師完全不在一個體系裡。

太歲是小龍潭門人,那是一個早就被世人遺忘的古老門派,古老到四重空間被發現之前,這個門派就已存在了一千多年。

作為這個世界上最早的一批修行者,小龍潭門人修行,練得是內息筋骨,修得是一口氣、一股神,他們的畢生追求,是本心入道,而不是整天用廉價的靈氣逗悶子。

可以很負責任地說,如果將小龍潭門人比作一群本本分分的修仙者,那馭氣師,就是一幫街頭變戲法的。

一群變戲法的,和修仙的人比修為,根本沒有可比性。

兩者壓根不在一個層面上。

但如果論起受眾面,馭氣師可以遍及全世界,像小龍潭這樣的門派,卻幾乎無人知道。

四重空間被發現之前,世人甚至都不知道世上還有修行這回事,那時候小龍潭門人也都是些世外高人,很少插手凡塵裡的事。

除非天地鉅變,人世間即將遭遇滅頂之災時,他們才不惜粉身碎骨,下山救世。

一旦功成,又是了事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四重空間被發現以後,小龍潭又開始以極快的速度沒落,時至今日,這個成立於千多年前的老宗門,就只剩下最後兩個門人了。

其中一個就是太歲。

另一個,至今生死未卜。

早年間,太歲之所以沒有像先師們一樣選擇隱修,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必須找到那個人。

生要見人,死要見屍。

在細細觀察過商隊成員的情況之後,太歲底稍一盤算,就知道眼前這支商隊肯定來自冷家。

小龍潭和冷家的淵源很深,不到萬不得已,太歲絕不想在這群人面前顯山漏水,以免被識破身份。

畢竟他也不知道馬車裡的人是誰,萬一老家主冷無心也在裡頭,就算如今的太歲容貌大變,這老不死的依然有可能將他認出來。

眼下最好的選擇,就是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