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風雲(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夏初立,第一道詔令,竟然是裁軍和組建工程兵。
裁軍與元件工程兵同時進行,難免就要優先從不願意回鄉計程車卒中挑選。
這些邊軍,在訓練時,就有築造工事一項。
先前大宋打贏的戰爭,都是採用堡寨推進,蠶食對手,壓縮敵人生存區域的戰術,取得的大勝。
這些人當然是可以勝任工程兵的,邊關幾十萬大軍,計劃是裁撤掉二十萬。
各省都有自己的總督,麾下廂兵按照正規程式操練,而且武備、糧餉不缺,實在沒有必要養著這麼多職業軍人。
這一刀下去,就切掉了邊關一半的兵力,但是如今的北境實在是歷代最弱的時候。
契丹、女真、蒙古挨個沒落,或者蒙古乾脆沒來得及崛起,就被清洗乾淨了。
這一場“聖”戰,出了名字帶著個聖字,其他的跟聖完全不著邊。
殘酷的殺戮,差點讓本來就不是很稠密的蒙古人滅種,各種罪惡簡直將草原變做了人間地獄。
用狂熱的信仰,鼓動起來的軍隊,就是這樣的難以控制。
北邊的異族都納入了統治,有的是時間慢慢融合,短時間內他們卻再難聚集起一支可以南下的武裝。
邊關的壓力,是幾百年來甚至千年來最低的,這也是楊霖有底氣裁軍的理由。
長春州、瀋陽府內,各有幾十個招募點,卸甲回鄉的將士,依依不捨地和留下來的同袍告別。
他們帶著豐厚的獎賞,即將回去家鄉和親人團聚,然後開始自己的人生。
留下的,則領了一套號牌,從此是工程營的兵馬了。
日暮西下,蒼涼的山脈間,一陣突如其來的落雪,平添幾分落寞的感覺。
河面的冰層上,無數人向南而去,不知道有多少爺孃妻子,正在翹首期盼他們迴歸。
不知道是誰起的頭,一陣歌聲在雪天傳來:
“少年配刀劍,從師戍幽州。”
聲音次第變大,終於匯聚成一道合唱,響徹雲霄,於空谷迴盪。
“少年配刀劍,從師戍幽州。燕趙兵馬地,唯見古時丘。長城登北望,萬里夷狄秋。功成凱旋日,征夫已白頭。”
...
工程兵營的成立,讓遣返高麗民夫的事,提上了日程。
當初楊霖答應過楊資謙,要把崔洪旭殺了,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反正也是口頭約定,楊霖現在也不想遮掩,擺明了送回去讓他們內鬥,自己好收漁翁之利。
一時間,十五萬高麗民夫,十萬高麗士卒,被集中起來,通知他們收拾東西,準備回國。
而邊軍裁軍之後的武器,也都如數賣給了楊資謙,這讓兩邊的實力差距,縮小了一些。
楊資謙約法三章之後,奇蹟般地扭轉了高麗將士的軍心士氣,一戰將最早回國,並且直接作亂的民夫擊潰。
現在他正在鴨綠江畔,等著迎接更多的民夫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