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霖來到大相國寺,本來還願的方妙憐,在車上休息了起來。

“我先去逛逛,你什麼時候好了,再下來還願。”

楊霖拍了拍手,笑吟吟地下車,臨走前捱了聖女一腳。

他之所以來此,自然不是還願的,而是前來視察一下。

自從宗教改革,統歸文教司管理,他還沒有來過寺廟道觀。

這項政策到底收效如何,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對寺院來說。

輪迴學說的宗教,往往比較容易引起民間的共鳴,人們在這一世活的很累,卻看不到希望,便寄託著來世。

方妙憐作為明教的聖女,為什麼摩尼教滅亡之後,他要信佛,就是因為摩尼教、白蓮教還有彌勒教這些宗派,都和佛教的學說有些相似。

進到大相國寺前,陸謙等人已經圍了上來,站在楊霖的身後。

他們都是穿著便裝,沒有配官服,扮作普通香客,來看一看宗教改革之後,寺院的現狀。

信仰這個東西,是斷絕不了的,從古至今有太多人類不能理解的現象,即使是在後世的科學爆炸之後,也都還存在。

臻至化境的科學家,在最後,往往要去信神,就是因為很多事連他們,也無法解釋。

所以管理好宗教,對於統治者而言,有利無害。

否則的話,就會出現亂像,不管是放任自流還是過於嚴苛,都不是好主意。

相國寺門口,守門的不再是僧人,而是多了一個文教司的小衙門。

楊霖走進去一看,有幾個公人,笑吟吟地問道:“這位施主,捐香油錢,請來此處。”

這服務態度不差!楊霖心裡讚了一聲。

這些公人的態度當然不差,因為來這裡的,都是些財神爺。

他們捐的香火錢,除了按律收稅,拿出一部分分給寺院,大部分都進了文教司,充當居養、學院、校舍、金石館的支出。

而豪客門本就求個心安,這些錢用來做了什麼,都會有衙門告知他們。

說起來都是行善積德的好事,香客們自然沒有怨言,和尚們也被迫沒有怨言。

這個也算是業績的一部分,在文教司內部要是考察的,這些人被分到大相國寺,可是一個大大的美差。

楊霖穿著十分華貴,在場的公人都已經認定了,這又是一個豪客。

可惜,他渾身半文錢也沒帶,這些精的猴子一樣的差人,估計是打錯了算盤。

楊霖坐下之後,馬上有人捧著一個茶盤出來,香氣縈繞。

這是專門伺候大豪客用的,迎來送往的本事,眼力見是頭等重要的。

楊霖一邊喝,一邊問道:“今日這大相國寺有些冷清,是怎麼回事?”

一個身穿麻布素衣,頭戴公門璞帽的坐到他的對面,笑道:“這不是如今的燕王殿下,崇通道門,延慶觀才是香火鼎盛的所在。我們這相國寺,雖然也香客不絕,但是照著往年,大不如前了。”

他們說起來頭頭是道,顯然文教司的人,對於汴梁的各大寺院道觀十分清楚。

楊霖又問了一些細節,對蔡京的手筆不斷地叫好,專業的就是不一樣,太會斂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