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堂內鴉雀無聲,全都用不解地目光看著他,楊霖往白時中的椅子上一坐,問道:“來啊,吃啊,別客氣。”

有明堂的公人,拿來幾雙碗筷,幾個朝廷大員分食了乳酪,紛紛讚不絕口。

張叔夜最先忍不住,道:“少宰,今日來,只怕不是特意來送乳酪的吧。”

乳酪這東西,在漢朝就有了,但是一直沒有普及起來。

因為在中原,牛的地位比較高,農耕社會以牛為主要勞力。

一般的牛產奶,都不夠小牛喝的,沒有人會奢侈到大規模做乳酪。

不過也有一些人喜歡此道,唐朝大詩人杜牧就寫過“忍用烹酥酪,從將玩玉盤。”

而吃喝玩樂達人白居易,更是早就過上了喝奶的生活。尤其是他的“調酥煮乳糜”,即使隔了千年,都能從文字中聞到清甜的香味。

“今朝春氣寒,自問何所欲。酥暖薤白酒,乳和地黃粥。”酥油野蒜酒,牛奶地黃粥,既暖胃來又解饞,白居易能受用那麼多妻妾,肯定是個重養生又富有生活品味的人。

醍醐灌頂,說的就是乳酪,涅槃經中,將人生分五味:乳味,酪味,生酥味,熟酥味,醍醐味.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穌,從生穌出熟穌,從熟穌出醍醐。

醍醐,也就是幹乳酪是乳品加工的最高境界。醍醐灌頂,則是精神滿足的最高境界。

楊霖笑道:“這幾年,茶馬商道,我們買入的最多的商品是什麼?”

張叔夜對此頗為了解,回道:“少宰,第一是肉羊,第二是馬匹。”

宋人喜歡吃羊,所以羊肉的需求,一度蓋過了馬匹。

即使大宋百十年缺馬,民間和軍隊都有很大的需求,但是依然比不過吃羊的熱情。

楊霖點了點頭,說道:“草原上的蒙古人,有一種乳牛,這牛不是用來耕地的,也不是用來吃肉的,卻可以一直產奶。”

“牛乳可以強身健體,在北魏時候的《齊民要術》就說過,唐時孫思邈也曾經說過牛乳的好處。”

“我有意派人,去草原引進乳牛、乳羊,改善百姓體質,爾等以為如何?”

眾人面面相覷,都以為不怎麼樣,這簡直是多此一舉,百姓的吃喝這樣的小事哪裡是自己這些大員需要操心的。

不過楊少宰既然提出來了,也不會佔用多少的人力,也不會花費太多的錢財,白時中、張叔夜等人也就不想反對。

兩個大佬不表態,其他人當然是搖旗吶喊,十分擁戴。

楊霖大喜,這些官員還是比較開明的,他馬上說道:“引進來了之後,需要地方養殖,還需要試驗正確的食用方法。最重要的是,曬乾之後的乳酪,可以用來充作軍糧,使我將士有遠征的資本。”

“這一切,還要麻煩諸位啊。”

眾人一聽,心底暗叫一聲不好,上當了!

準備提出困難的時候,楊霖已經提起罐子走了出去,陸謙上前道:“少宰,接下來去哪?”

“去蔡京那裡,這件事還得和蔡京商議才行,這些人水平不夠。”

養殖乳牛,乳羊,可比單純的進羊肉吃有用多了。

農耕社會,對牛的依賴比較大,就怕引進之後,奶牛被人用來耕地。

最好是朝廷先辦幾個官辦牛奶廠,這和蔡京的那套居養制度,可以結合起來,肯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