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遷都構想(第2/2頁)
章節報錯
“哈哈,老哥,別來無恙啊。”
楊霖紅光滿面,一邊笑著,一邊走了出來。
花廳內早已等候多時的楊戩,輕輕嘆了口氣,臉上已經是一副笑顏,道:“楊老弟,半年沒有見你,你再晚回來幾天,老哥哥這一把老骨頭,說不得就要入土了。”
“這怎麼說的,我看你精神矍鑠,老當益壯,怎麼說也能活到百歲往上。”
楊戩握住他的手,道:“借你吉言吧。”
楊霖感受到老太監有些落寞,一時也有些感慨,這人一定要有後啊,不然到了楊戩這般地步,又有何用?
辛辛苦苦,如履薄冰,這麼多年好不容易功成名就,卻為了身後事如此犯愁。
像蔡京,明明比他還老,卻根本不擔心。他的兒子蔡絛,就在自己門下,是自己的愛徒,將來勢必要挑起蔡家的門楣的。
不過就算自己再怎麼理解他,也不能為了他破壞了自己的打算,今天說什麼也要把他糊弄過去。
楊戩也沒有了往常的耐心,直接開門見山,道:“文淵,咱們是多年的交情了,從你進汴梁第一天,咱家就為你接風洗塵。如今老哥老了,活不了幾天了,你也知道咱家這種閹人,一旦死了就是什麼都沒了。這半輩子兢兢業業,賺下這點名利,豈不苦哉?”
楊霖沒想到他這麼坦誠,料想也是知道說什麼都瞞不過自己,索性把心裡話如實說了。
他越是這樣,反倒越是能打動楊霖,想起這一路的仕途,楊戩始終是自己的一夥的。
當初他和蔡京交好,在自己單挑韓忠言,打響了自立門戶的第一槍之後,楊戩就迅速站到了自己一邊。
到後來和劉清水,組建萬歲營、緝事廠、皇城司這正義三巨頭聯盟,更是把滿朝文武得罪了個遍。
最後汴梁宮變,這廝七十歲高齡,提著一把刀當著趙佶的面,就在龍榻前插進了梁師成的身上。
往事一幕幕而過,楊霖眼皮一抹,舒了一口氣,道:“老哥哥,我答應你,無論如何,都把你的爵位,傳給你的侄兒。”
楊戩眼中老淚閃爍,卻忍不住一笑,道:“咱家就知道,沒有看錯人!”
送走了楊戩,楊霖有些意興闌珊,趙佶在堆玉樓上喝西北風;梁師成已死;楊戩、蔡京垂垂老矣;韓忠言、曾布遠謫邊陲;高俅賦閒在家蹴鞠...
一代新人換舊人,往日裡那些敵手、朋友,都已經或者行將退出汴梁這個舞臺。
那麼汴梁,到底又該如何退場呢?
這裡見證了整個北宋王朝的興衰,見證了無數名臣武將的風光和落寞,更是見證了一首首名傳千古的詩詞。
毫無疑問,汴梁是個奇蹟之城,是人類文明史上光輝燦爛的一頁。即使是千百年後,人們還能從史冊的隻言片語中,驚歎於東京夢一般的風華。
貿然擇地遷都,肯定是不行的,一定要權衡再三,不然只怕將來國家根基不穩。
一個念頭,開始出現在楊霖的心頭,讓他蠢蠢欲動。
與其選擇一個城池遷都,不如在如今的版圖上,建造一座足以媲美開封汴梁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