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大郎回府(第1/2頁)
章節報錯
清晨的陽光,十分溫暖,照耀在剛要滴下的露水上
楊霖一睜眼,就是這顆五光十色的水滴,從窗簷邊的竹葉滴落。
此時已經是霜降之後,但是房內的溫度暖和,順帶著旁邊的樹葉也沒有結霜。
楊霖揉了揉眼睛,伸了個懶腰,轉頭就看見身邊躺著的熟悉的嬌軀。
幾道淺淺地淚痕掛在臉上,嬌嫩的玉臂上,還有幾道紅印。長長的睫毛下,雙眼緊閉,死死抱住半邊被子。
小劉貴妃精緻的容顏,即使是釵橫鬢亂,也有一種獨特的美感。眉如細黛,長睫彎彎,風情萬種,冶豔撩人。
此時正縮在被子裡,睡得正香,楊霖躡手躡腳退了出來,穿上衣服,若無所事地和外面的丫鬟打了招呼。
除了房門,一陣冷風吹來,楊霖心中暗叫一聲不好。
昨天讓人回去通報了,自己卻沒有回府,這事得想個辦法搪塞過去才好。
這個時候從劉府大搖大擺地出去,也是對劉府有些不尊重,楊霖只好在院內逛了逛,四下一看沒人,躍到牆上翻出。
爬到一半,楊霖就覺得雙腿有些虛浮,暗叫一聲不好。
本以為要摔在地上的楊霖,被一雙大手穩穩接住,陸謙笑道:“少宰,辛苦了。”
楊霖桌底之後,臉色稍微有些紅,整理了一下衣服,道:“弟兄們吃了吧?”
旁邊的陸謙,笑著從懷裡掏出一個油紙包裹的肉餅,楊霖一邊吃著一邊往昭德坊走去。
汴梁的街頭,雖然依舊繁華,但是卻有些不一樣了。
路上經常有來自各地的,長相怪異的胡人不說,還有許多身穿相同服飾的年輕人結伴走來走去。
如今的汴梁,開放程度絲毫不弱於當年的盛唐長安,很多地方都已經遠遠超過。
最重要的是,治河司疏通黃河,清理泥沙,讓水位持續下沉,而上游的叢林樹木保護,讓開封府汴梁城少了被洪水泥沙淹沒的危險。
清晨,御街上已經十分熱鬧,叫賣聲不絕於耳,各個店鋪也早早地開門。
汴梁人口稠密,除了主要大道,盡是羊腸小巷,兩旁高門大戶迭架而起。甲第星羅,比屋鱗次;坊無廣巷,市不通騎。
這御街和十字大街,就是主要的大道,一隊開封府衙的公人,騎馬巡街。
這在以前,也是很難想象的事,大宋缺馬,缺到了難以想象的地步。
如今卻不一樣,整個西北都是大宋的養馬地,還有大理也販賣一些馬匹進來。
楊霖看著暗暗點頭,心裡卻在思量,怎麼把汴梁的都城位置給換了。
大宋立國時候,相繼滅掉一些國家,並沒有選擇趕盡殺絕,這些國家的君王當初全都定居開封。
趙匡胤為示寬宏,對他們十分優待,允許他們置地買宅大興土木,建造種種房舍樓閣,使得開封建築用地更加緊張。
再加上趙匡胤鼓勵官員們買田建房、享用人生,所以致仕退隱的也罷、正在朝中為官的也罷,許多宦囊豐富的官吏都不惜錢財建造豪宅,生前自己享用,死後傳於子孫,因此上開封城的人口密度、建築密度從一開始,就是前所未有的稠密。
從雍熙北伐之後,大宋重用文官,提高官員待遇的做法,一直持續了百十年。
這就讓開封汴梁,更加的繁華,幾乎囊括了所有頂尖的豪門。
楊霖一邊吃著肉餅,一邊逛逛悠悠回到昭德坊,以前還有兩戶人家的昭德坊,全部被楊霖買了下來,分成內外兩院,都是楊家的宅子。
只不過楊霖把比較看重一些人,安置在昭德坊的外院,讓這兒成了個熱鬧的所在。
在汴梁你就是住在金梁橋畔的富人區,也不如是住在昭德坊外院的人更加有面子,說出去往往能引來外人的驚訝和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