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從袖子裡拿出一摞紙來,道:“少宰放心,下官非但考慮過,而且深思熟慮。您看,這都是明細,需要的銀兩其實不多,朝廷只需要再發一次債券,來年河北豐收,足可抵債!”

楊霖神色稍霽,隨手翻了翻,一張嘴就有粥奉上。擺了擺手,蕊珠上前,給他擦了擦嘴,楊霖點頭道:“要是真如這上邊說的,倒是還可以考慮,不過如今役錢這麼貴,從哪去抽調民夫?”

“這個下官也想好了,不用徵調民夫,只要少宰給我們治河司一道令旗,可以就地調動廂軍,勞動力不久解決了?”

楊霖仔細看起他的計劃書來,邊看邊罵道:“你還真是不打沒把握的仗,把我算計的滴水不漏,今天不答應你,你是不是就不走了?”

張安上前,殷勤地倒了一杯水,推到楊霖跟前,笑吟吟地道:“此舉惠及河北、山東兩省百姓,少宰仁愛之心,天下皆知,豈會不答應?等到竣工那天,下官准備在入海口為少宰建造一個雕像,好讓百姓永遠感念少宰恩德。”

“這還差不多,不過這個雕像,做之前要徵求一下我的意見。我希望單手掐腰,一手高舉,突出我的英姿勃發的風采。面帶笑容,眉目朗清,彰顯我的愛民如子。”

張安拍著胸脯道:“少宰放心,下官已經牢記於心。”

楊霖冷哼一聲,吩咐拿來文房四寶,寫了一封手札。

張安眼巴巴地看著,幾次伸手,又訕訕地收了回來。

“以後這種事,儘量不要在開戰的時候來做,給我省點心好不好?”

“好,少宰放心!”

“滾吧。”

君士坦丁堡內,遼人歡聲雷動,聲震天地。

耶律大石一戰,擒獲國王六十多個,城主三十餘人,貴族將軍一百多員,俘虜兵馬十二萬,斬首六萬。

繳獲財貨物資無數,堆積如山,全都運進了城中。

耶律大石對這些人,沒有絲毫的憐憫,厭惡之心難以遮掩。

他下令對所俘獲的國王、城主和貴族,施行“射鬼箭”之刑罰。

《遼史·禮志三》:“出師以死囚,還師以一諜者,植柱縛其上,於所蝟,謂之‘射鬼箭’。”

將罪人縛於柱上,用亂箭射死,這是契丹獨有的刑罰。

隨著路邊的馬嘶聲,綁在道路兩側的“國王”貴族和城主們,一個個被射的刺蝟一般。

城中百姓,還有俘虜的西方士兵,全都看傻了眼。

宣和三年秋,大遼國土再次擴張,勢力已經延伸到歐洲大陸。

耶律大石接受文武臣子建議,遷都君士坦丁堡,正式更名為“興遼城”,改國號康國元年。

城中精兵雲集,猛將如雲,財寶堆積如山。

一個橫貫歐亞的帝國,用了不到三年,已經初具雛形。

西方各個公國、侯國、城邦,在他的鐵騎面前瑟瑟發抖,幾百個國王貴族的屍體,被拋進了愛琴海。

耶律大石靜下心來,不再浮躁急於東進,開始準備生聚十年,恢復國力。

一代梟雄,苟起來了,反而更加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