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轉守為攻(第2/2頁)
章節報錯
若是戰火打到了河北,性質就變了,剛剛穩固不久的國內,只怕又要有人出來鬧騰。
國內楊霖強勢重壓之下,各路舊勢力不得不潛伏隱忍,甚至被迫改變。
但是一旦舉國軍力用來對付女真,難保他們不會趁火打劫,到時候成了明末那種內憂外患的局面,才最難收拾。
此時的燕州外,十幾騎飛奔而來,為首的一員武將,頜下長鬚,身材瘦削,膚色黝黑,赫然就是北道總管宗澤。
宗澤鎮守居庸關,並沒有女真韃子去碰這個硬骨頭,前兩次的幽燕大戰,女真都在居庸關前吃了苦頭。
投入大量兵力,卻根本叩不動這座雄關,宗澤在居庸關日夜搜尋戰報,憋了一肚子話,但是他和韓世忠、姚平仲都是平級,自然無法指揮他們。
宗澤雖然官居北道總管,名義上管轄整個北方,但是這都是楊霖當時有意為之。韓世忠的官職更嚇人,就做河北攏右黑山兵馬大元帥,按道理也該指揮所有的兵馬。至於姚平仲,人家是雲內總督...
楊霖當初生怕大權握在一個人手裡,他提兵進了汴梁,這裡有人忠於趙宋皇室,自己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所以才搞出三個兵團來,互不統屬,只聽自己的命令,享有充分地自主權。實際上,三個兵團的主帥,都是能控制各自麾下的這些嫡系兵馬。
韓世忠的人都已經在幽燕安家,背後就是家園;宗澤的兵,都是當年主政河間時候,在河北招募的,守住居庸關就是避免戰火燒到河北;姚平仲的老牌西軍,守住雲內,也可以保證自己的老家秦隴不受戰禍。
所以本來楊霖對此十分滿意,但是一遇到這樣的大戰,就出現了排程配合默契不足的問題。哪個都想要以我為主,誰也不願去給對方創造機會打掩護。只有楊霖親自到場才能行,女真那邊,完顏阿骨打御駕親征,也是一樣的道理。
聽到楊霖來了,宗澤大喜,馬上帶著十幾個護衛,快馬揚鞭趕赴燕州。
遠遠看見捲起的煙塵,燕州城門的守軍,早就得到了前方的訊號,將城門開啟。
宗澤問清了楊霖的所在,直接快馬而去,邁步進來正逢眾人商議西北戰局。
“少宰!”
楊霖從沙盤上抬起頭來,有些疑惑地道:“你怎麼來了?難道居庸關出事了?”
宗澤來不及寒暄,他攢了太多的話要說,一時間連禮儀都顧不上,扶著沙盤就開始進言。
“居庸關前,沒有半個韃子,不過此地太過緊要,下官不敢讓麾下兵馬輕離。聽說少宰來到燕州,特來進言。”
楊霖揮了揮手,示意親兵給他搬個凳子,宗澤走到沙盤前,一看是雲內的山川,問道:“少宰,雲內出事了?”
“我的三路大軍,接連敗給了完顏婁室和蒙古聯軍,姚平仲已經退到斷雲嶺了。”楊霖憂心忡忡地說道。
幸虧完顏阿骨打,這次選擇信任宗翰,率領大軍並未去雲內,而是來到幽燕,猛攻長城。
宗澤騎馬趕來,嗓子有些乾啞,但還是上前說道:“少宰,何必集中兵力在雲內,此地山川險峻,城池冠絕天下。不管是弘州還是大同,誰能輕易打下來?”
楊霖一聽就知道還有下文,伸手示意他繼續說。
“漢初匈奴猖獗,白登之圍,差點使高祖喪命。漢室不得不和親送禮,供奉錢財,換來匈奴不南下。到武帝時候,派張騫出使西域,聯絡匈奴世仇,大軍隨後血戰多年,拿下西域都護府。從此北方異族失去了繞過長城,南下入侵河套的機會,而漢軍可以從西域進攻草原,兩面合圍,殺得匈奴不敢南下放馬,西域各國俯首帖耳,大漢威名一時無兩。”
“到了盛唐擊敗突厥,和漢室所為,幾乎一模一樣。唯獨到了我大宋,整個西北,漫說西域,就連河套也丟了。所以大宋百十年來,盡是被人欺辱,何曾主動出兵。”
“如今西域在握,我們兵強馬壯,草原空虛,蒙古人推舉的大汗合不勒,只顧眼前蠅頭小利,投奔女真,狼狽為奸,草原上還有什麼力量抵擋我們?”
“不如聯合克烈人,從西域都護府,經天山腳下,出兵草原,扶持克烈部一統蒙古。然後從西邊進逼金國,我等殺出長城,與之策應,如此一來,大勢之下,縱使婁室之輩再勇,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