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刑部的公差,給他送來熱水,沐浴之後更換了衣服。

楊資謙靜坐在桌前,耳朵凝神聽著外面的動靜,果然不一會,就有許多腳步聲傳來。

一群人簇擁著一個高官進來,楊資謙一看他的模樣,赫然就是當朝宰相崔弘嗣。

懸著的心一下放了下來,強忍著心中的喜意,楊資謙倒了一杯茶:“崔相國此來,無疑是救了高麗國運,楊某敬您一杯!”

崔弘嗣冷哼一聲,沒好氣地過去,舉起茶杯一飲而盡。

一夜之內,高麗的門閥家主們,同楊資謙達成了協議。

大家和和氣氣,依舊是高麗的貴族門閥,高高在上享受萬民侍奉。

至於尹瓘,被賣了個乾淨徹底,尹瓘氣死先王,要將他抄家斬首,尹氏的地盤被其他人瓜分,楊資謙一點都不要。

眾人共扶儲君王楷繼位,楊資謙又把自己的兩個孫女,嫁給年幼的儲君,是為皇后和皇妃。

如此大家皆大歡喜,除了已死的先王和即將要死的尹瓘。

碧蹄館內,楊霖把玩著一個高麗瓷器,嘆道:“朝政權謀這東西,太髒了,尤其是高麗。為了利益,哪有什麼是非黑白曲直。楊資謙把他們的皇帝氣死了,竟然都沒有人為此伸張正義,只有一個尹瓘,馬上還要死了。古人云主憂臣辱,主辱臣死,唉,人心不古啊。”

陸謙看著他在哪長吁短嘆,心底有些膈應,這雖然很髒,但是也輪不到咱們楊少宰來品頭論足啊,大宋官場的爾虞我詐,出賣和反出***這精彩一萬倍。

你不是趁著人家蔡京回家修祖墳,出來扯旗立山頭的麼...

高麗人辦事確實是快,尤其是這種事,很快儲君登基。

辦完了登基大典,當即冊封楊資謙為協謀安社功臣守太師中書令朝鮮國公,兼任三高官官及判吏、兵部,開府建宮。

一時間仁州楊氏炙手可熱,權傾朝野,可憐的尹瓘,被重兵圍住,他的手下將士,斬了他的首級投降。

王楷登基之後,先是遣使到大宋上表請封等,然後追認先皇為高麗睿宗,加封生母為文敬王太后。

碧蹄館內,楊資謙點頭哈腰,恢復了舊日模樣。

楊霖笑道:“恭喜朝鮮國公,如今威加高麗,聲震朝鮮,前途不可限量啊。”

楊資謙嘿嘿笑道:“此皆少宰恩賜,小人豈敢忘恩。”

楊霖給他倒了一杯茶,推到跟前,道:“前方戰事緊急,可別忘了民夫的事。至於和女真宣戰,則大可不必,萬一惹惱了阿骨打,高麗未必擋得住,你我兄弟之邦,何必要讓此地遍地硝煙呢。”

楊資謙大喜,以前自己不執政,管他的呢。現在自己大權獨攬,國主年幼,要是女真興兵南下,那不都是自己的事麼。

他沒有想到楊霖如此開明,主動提了出來,心裡這次是真的有些感激了,拍著胸脯承諾下來民夫的事。

楊霖心裡也是明鏡一般,這高麗一旦宣戰,金兵南下他們拿什麼抵抗。

說不得還要自己分兵前來,這裡沒有長城一帶的險要可以據守,又是女真喜歡的天氣,來這裡打仗風險徒然增加,何必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

就算是他們宣戰了,除了噁心一下女真,氣一氣阿骨打,其他的用處幾乎沒有,還不如多派些民夫運糧來的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