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改姓(第1/2頁)
章節報錯
昭德坊內,楊霖穿了一身青色的綢子緞服,質地十分輕盈,說不出的舒服,不過心情卻不甚好。
在他懷裡,是自己的二女兒,今日剛學會叫人,楊霖稀罕地不行,抱著她到處顯擺。
楊天仙也跟自己長臉,只要引著她一說,她就叫一聲“爹爹”。
自己從二月初,就上表出巡,皇帝馬上準了。
結果準備著準備著,已經臨近三月,還沒有弄完。
此時楊霖抱著孩子,在花廳和宋江不停地抱怨,宋江笑道:“少宰稍安勿躁,這次出巡非比尋常,自然要準備萬全。左右也沒什麼事,何必急在一時。”
宋江剛從朝中出來,兩官服都沒換,倒了一杯香茗推到楊霖跟前:“不知少宰準備如何巡視,先去何處?”
楊霖做到桌前,將女兒擺在自己的大腿上,道:“京畿省在我眼皮底下,是不用巡視的,稍有風吹草動我都清楚。這次我想先去河北,張安前些日子來拜訪我,說那運河即將竣工,只剩最後一段。取直運河乃是大事,我要去看一看,能不能通船。”
“不如走汴河到秦隴,經由雲內到河東,屆時運河已通,就順著運河走遍幽燕、河北、山東直至兩淮。”
楊霖想了想,宋江說的也有道理,便笑道:“每次都是你想的比較周全。”
宋江嘿嘿一笑,道:“少宰要總攬全域性,這些細微處的,當然是我們來琢磨。”
楊霖心中暗道,這黒廝看似粗人一個,實則最為心細。不然他能把他的那些弟兄的情緒都照顧到了,讓人家甘願為他而死?
拋開水滸的胡編亂造不談,此時他的身邊,也充斥著三教九流各類人。這些人都肯為之賣命,甚至連西北軍中,那些胡人也都被宋江折服,這處關係的本事實則已經被他修煉到了極致。
宋江繼續說道:“少宰到了兩淮之後,我們便派人去知會大理的方七佛,讓他將交趾控制在手中,準備讓張伯玉下臺。等到少宰到了嶺南,便讓他攜交趾國印璽,前去獻國,納土歸宋。”
楊霖點了點頭,道:“交趾我謀劃了四年有餘了,也是時候收回來了,再遲一步我就怕張伯玉那廝,把人給我殺光了。”
交趾內鬥,沒想到是這麼厲害,差點失控。
前幾天傳來訊息,那張伯玉派兵圍了蘭英王后的孃家,要把黎氏斬盡殺絕。
後來蘭英王后不知道派人和他說了什麼,才讓張伯玉收手,灰溜溜地把兵馬撤回。
楊霖對此心知肚明,估計是含羞忍辱地把她和自己的關係告知了張伯玉,張伯玉就是殺心再大,也不敢下手了。
交趾現在是沒有軍隊的,不允許他們建軍,境內駐紮的全是宋軍。
這些人的命脈捏在自己的手裡,豈能硬氣地起來,難道靠一群衙役和軍隊打麼。
“少宰收回交趾,我們便用通政司大肆宣傳一番,然後叫烏蠻三十六族,吐蕃大小領主活佛,一起到羊宜咩城拜見少宰。轉回荊楚之後,西北党項、回鶻、于闐各族長齊至。”
這還沒篡位呢,就已經是萬民來賀,百族共拜了,果然是可以把聲望推到最高。
宋江又將茶盞推了推,道:“回來汴梁之後,當有天下得道高人,齊至汴梁。少宰,莫忘了沿途和這些道觀的人,打好招呼。”
立道教為國教,作為自己篡位的理論基礎,這些手下們也已經想好了。
果然有自己的班底就是好,楊霖端起茶來,自己女兒湊了過來,楊霖笑著吹了吹,小心翼翼地喂她。
這時候李芸娘從遠處走了過來,進到廳內,見有客人在,便規矩了起來,盈盈一拜道:“大郎,外面有高麗的李資謙求見。”
“李資謙?”楊霖不知道為何,嘴角一笑:“讓他進來吧。”
李資謙進來之後,身後還帶著兩個健婦,膀大腰圓,楊霖當即臉色一寒。
“偏遠小國,鄙陋之人,拜見越王殿下,見過宋太尉。”李資謙腰幾乎彎成了九十度,楊霖臉色稍霽,伸手不打笑臉人。
“李使者,不知來見我,所為何事?”
“高麗小國,上下無不濡慕殿下,今日小臣特來送禮。”